飞鹿言情小说网

直播卖货,一只霸王龙让全国瞩目 第十三章 你这是敲诈!

“你!”正要再次谴责刘牧的余诗儿却被刘北嘉拦下。

刘北嘉没有理会余诗儿,只是冷冷的直视着刘牧问道:“你从小到大吃的是谁家的饭!穿的是谁家的衣服!”

“是我们家把你养大的!你现在就是这么回报我们的吗?”

“笑话!”刘牧好像听到什么好笑的事情,呵呵笑了两声。

“你也有脸说是你们家养大的我?”

“你也有脸说要我回报?”

“就不说你们家是我父母帮忙才得以在这鹏都落户并且开上公司。”

“也不说我爸妈留下的钱被你爹贪掉!”

“更不说我这一两年赚的钱几乎全被你爸拿走!”

“就只论我从六岁到十八岁这十二年给你们家当牛做马!这份情也早就还完了!”

“所以,现在!马上给我滚!我多看你一眼我都觉得眼睛脏!”

刘牧的话语如连珠炮一般轰在刘北嘉脸上,怼的刘北嘉不由倒退两步。

不等刘北嘉反驳,刘牧就嘭的将防盗门关上,不再看那张令人厌恶的脸庞。

关上门的刘牧闭着眼眸长舒了一口气。

心中的不快吐出,现在舒服多了。

这些话,当初他也和二叔说过,现在对刘北嘉依然是原封不动的送出。

门外,刘北嘉怔怔的看着蓝色的铁门,眼中泪水弥漫。

你在我们家吃住,当牛做马不是应该的吗?

至于说什么你爸妈拉扯我们家,那当初也没求着你们家拉扯啊。

再说了,你小时候哪有能力掌握这么多钱,我爸替你存着还存出错来了!

她觉得刘牧的生气很莫名其妙,那冰冷的眼神让她更是害怕。

一旁的余诗儿都听傻了。

这信息量也太大了。

凭着自己的脑补,余诗儿已经能想象出一个六岁的孩子在冰天雪地里还要帮家人洗衣服的样子。

能想到别人一家在饭桌上吃着年夜饭其乐融融,刘牧一个小孩儿却要抱着小碗蹲在厨房门口羡慕的看着。

想到这些,余诗儿慢慢把搀扶着刘北嘉的手臂抽了回来。

这两年,余诗儿也能从日常的生活接触里了解到刘北嘉的一些性格。

但毕竟是闺蜜,余诗儿只当是她任性。

可现在这状况结合着自己内心的脑补,余诗儿的心里对刘北嘉升起一丝厌恶。

更是对刚刚那个冷漠的男子升起一抹歉意。

他好可怜。

刘北嘉离开了,余诗儿则是刻意拉开了和刘北嘉的距离。

一路上,刘北嘉都在和余诗儿吐槽,吐槽刘牧不知好歹,忘恩负义。

这俩女人走了,可刘牧的新麻烦却来了。

赵显学这个资深舔狗老早就在楼道偷听了。

具体没听清楚,但模糊的渣男、不敢开门这些字眼儿他可听见了!

激动!喜悦!

小弟说的真是没错!跟着女神!迟早能遇到女神碰到难处的时候!

这时候!自己就应该出场帮助解决了!事后再通过别人宣传宣传!

一个默默无闻在背后守护的形象不就出来了!

招呼两个小弟上去敲门,赵显学在楼道寻摸了个趁手的木棒。

他可不担心把人打残了会怎么样,就算打死了,上面也还有老爹罩着呢!

事后整个那啥证明。

再不成说是个聚众斗殴、失手致人伤残不就好了。

进去一段时间那啥一下,弄个那啥的也就没事儿了。

为了女神嘛!不寒碜!

咚咚咚。

刘牧在屋里正聚精会神的打着游戏,听到急促的敲门声,烦躁的问了一句:“谁啊!”

“开下门,检修水管的!”浑厚的男声传来。

“今天怎么那么热闹。”刘牧起身穿上拖鞋,嘀咕着去开了门。

门外,两个小弟看到防盗门刚打开一条缝,对视一眼,一齐用力就是一个飞踹,想着来个先声夺人。

嘭!

先声夺人是不错,但被夺的是两个小弟。

用劲全身的力气踹向铁门,却如同踢到了铁块,连带着两人都被震到墙上。

正开门的刘牧只感觉手上传来一阵推动感,紧接着感觉就飞速消失。

防盗门一打开,刘牧就瞅见门上印着两个清晰的凹印。

瞥了拿着木棍的赵显学一眼,又看了看瘫倒在地上的两个小青年,刘牧一脑袋问号:“什么情况!”

“你们不是检修水管吗!踹我门干什么!”

这到时候要是卢佳过来一看,那还了得!

赵显学一看这情况,也不是傻子,两个人飞起来踹门的力气都抵不过这人单手开门。

事不可为!扯呼!

赶忙把棍子一扔,马上赔罪。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两个临时工,不知道规范,我们下次再来,下次再来。”

赵显学点头哈腰,转身就要离开,却被刘牧喊住:“这就走?赔钱啊!”

打量了一下破旧的铁门,赵显学很是客气道:“额,好好好,忘了忘了,您看赔多少?”

刚刚赵显学扔棍子的动作刘牧瞅见了,却也没说什么,再结合着另外两个人踹自己门的行为。

刘牧心里大概也猜出了一二,十有八九是刘北嘉找来出气的。

那既然这样就别怪我狮子大开口了,刘牧微微一笑,张嘴说道:“两万!”

“多少!?”赵显学和两个小弟异口同声的喊了出来。

这人也太黑了!

“你这是敲诈!你想都别想!”赵显学义愤填膺!

ps:今天七更更新完毕,跪求鲜花评价票!非常感谢!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直播卖货,一只霸王龙让全国瞩目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