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几盏孤灯 第一章:粉色团雾

小说:几盏孤灯  作者:黑雨滂沱  回目录  举报

2024年7月14日雨东盈市青山小区

距离世界丧尸爆发,截止今日,第二十天。

外面凝聚的粉色团雾已经散去大半,此刻能见度超过.百米,抬头,依然不见天日。

我依然没有死。持续的头痛呕吐的情况今日基本停止,刚自测了下体温,37度7。不知为何体温始终不降。

这让我对自己依然可能成为丧尸而隐隐担忧。

十天前冒死发去超市抢生存物资时,被丧尸咬伤的小臂伤口已经退痂愈合,紫绿色的组织液也不再从伤口流出。做了一组力量训练,已经无恙,隐隐还觉得自己力气增加了,一对800度近视眼也变的正常。太可笑了啊,是因为大病初愈的错觉吗?

中午在窗户往外观察了很久,小区里的丧尸经过这么多天,就剩零散几只来,大爷遛弯似的来回逛悠,比较显眼的是小区停车位的一辆SUV路虎车里,有一只丧尸上半身探进一辆车里,车窗升到一半,屁股和腿吊在外面,来回挣扎。

看样子像是一只女丧尸,一双修长的大腿穿着紧身牛仔裤,此刻在凌空挣扎,她努力地挥舞着双臂,拼命地向车内探,像是一个现代舞舞者。

如果不是我在楼上眼睁睁地看着这只丧尸,把对面楼做社区团购的大姐的肚子整个掏空吃了个干净,此时我甚至有点想笑出声来。这辆路虎车另一侧车门已经打开,不知道车主现在是否生还。

路虎车主我有点印象,是一个做石油开发设备的有钱人,好像是姓梁。一个沉稳的中年人,原来当过兵,每天早上雷打不动跑步,儿女双全,为人随和,跟谁都客客气气的。

下午官方电台播报,部队已经重新集合武装,准备明天收复东盈市东城区,我觉得这几天最好坚守在家,准备等待军队的救援。

如果明天政府行动失败,我所在的西城区可能又会进入新一轮的丧尸爆发,去整理了我的物资储备,有:方便面:两箱、风干牛肉(两袋共一斤)巧克力:一盒(300克)、牛奶:10盒、土豆:2斤左右、食盐:大半袋,调味品若干、啤酒:一箱半共十八瓶、还有一些小零食,省着点吃看样子还能坚持半个月左右。

回想到二十天前,于清晨天空之上,突降的粉色浓雾,继而丧尸爆发。跟电影和小说中的丧尸无异,感染者失去理智,本能地抓咬所有看得见的活物,抓咬受伤的人类成为新的丧尸。

由于丧尸爆发是在清晨,很多像我这样没有成为第一批感染者幸运儿躲过一劫。经过了最开始的丧尸屠城,其实当时有很多幸存者存活。第十天,很多人的家里储备消耗殆尽。被逼无奈的去外出疯抢物资,所有人都知道会有伤亡,但有什么办法呢?搏一搏还可能有一线生机,起码不会饿死在家里,在家里一旦物资储备消耗干净,就只能在家里等死。

那天,零星几个人作为先驱者,驾驶着轿车,冲进暂时还算稀疏的尸群和粉色团雾里,经过半个多小时,第一批轿车顺利返程。

小区剩余的幸存者再也按捺不住,想尽一切办法,冲到距离小区最近的中型超市抢物资,其中就包括我们整栋楼。

我开着我的九手的破捷达顺利地冲进超市停车场,我们同行的大概有二十来个人,我还没有跑进超市,就透过超市外面的窗户,发现超市内部已经有几个丧尸在追着人在跑,挣扎喊叫清晰可闻。

我害怕急了,登时就打了退堂鼓,车都没敢下,心想什么物资啊,赶紧跑吧!

刚想驾车驶离这里,但来时的路已经被一辆家用车堵住,司机是一个衣服凌乱的大叔。看样子已经收集好物资,车子都已经发动,看到地上有一箱不知被谁丢在地上的牛奶,大叔犹豫了,俯身去捡,被两个刚尸变不久的丧尸拖出车子就是一顿啃咬。

可能是大叔慌乱中踩动了油门,车子嗡鸣一声,径直向前开去,带着一个人两具丧尸撞到另一辆车的车头上。“轰”的一生,汽车后备箱弹开,露出了一后备箱满满的食物。

我眼见后面还有来车,路已经基本堵死,知道驾车是跑不脱了,心一横,跳下车三步并作两步走,着急忙慌地瞥了那辆车一眼,只见司机大叔倒地不起,被两只丧尸压在地上啃食,已经不做反抗,看样子是不行了。

我抓起弹开的后备箱里的一大包食物,也不顾是什么东西,抱起一个大包向着来时的路跑去。

没想到从这辆车的副驾驶窗户中探出手一只手,死命拽住我的左肩,是一个中年妇女,哭喊着要我去救人。也就是这一拽,我的左小臂被一只丧尸拽住就是狠狠一口,这时妇女被冲进驾驶室里的另一只丧尸拽住,惊的女人马上松开了手,她被丧尸一口咬到了脖子,登时鲜血飞溅。

当时的我实在是太紧张了,紧张到根本没有感觉到小臂的疼痛,大脑一片空白,心一横咬牙抱着物资往一侧一拧身,甩开丧尸向着住所位置跑去,丧尸被甩开也不再纠缠,转身咬向倒在车里的妇女。

那天的街道就跟炼狱修罗场一般,路不长,短短两百米,却是我这一生迄今为止跑过最远的一段路。

到处都是哭喊声和丧尸的嘶吼声,失控的汽车四处冲撞,伴随此起彼伏的鸣笛,目力所及到处都在死人,遍地都是血液和尸体。

丧尸会随机攻击任何看得到的活物,此时此刻,自诩站在地球金字塔顶尖的人,脆弱的不比一张纸结实多少。

我自我催眠所有的丧尸都看不到我,低头看路,只顾逃命。幸运的是,那天我仿佛欧皇附体,剩下的一段路,没有一只丧尸再注意到我,穿过尸山血海,我连滚带爬的重回了楼道里,还不忘转身把楼道门带上,我住在三楼,路过二楼东户的时候,听到里面传来撕心裂肺的喊声,我不敢停留,继续跑到家里。

麻木打开门,麻木的取出医药箱,麻木的用双氧水和碘伏消毒,麻木的用纱布包扎好伤口,然后腿一软,一屁股坐到地上,随之小臂剧烈的疼痛传来,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复读机一样反复回荡:我要变成丧尸了,我要变成丧尸了……

想到近距离看到的咬我的那具丧尸,虽然只是匆匆一眼,但他那狰狞的五官,张大仿佛已经脸都撕破,还挂着碎肉的嘴,倒竖的双眉,脸上都是发青晕开的紫癍,变形的苹果肌肉下方则是挤出两道恐怖的法令纹,嘴巴张大到几乎脱臼,血红色充斥在双眼,一只眼睛还有血水流下,那幅画面深深在我的脑海之中定格。

我沉默地来到厨房,取出一把菜刀,高高举起,准备断肢求生。但真正面对着我的小臂时,举起的菜刀却迟迟挥不下去。

我承认,那天那刻,我懦弱了,是怕拿刀的手不够有力吗?是觉得侥幸不会被传染吗?都不是,我就是单纯的懦弱,我无力地检查了一遍防盗门反锁的紧不紧,做完这些,感觉自己好像已经变成一具行尸了,在70平的出租屋里无目的地来回踱步,我想到了远在老家的父母,想到了刚刚分手的女友,想到了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的自己,或许,末世里,我这样一个一无是处的人,窝窝囊囊地死去,才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最起码我还算保留了一个全尸,算是幸运的吧……

越想越乱,颓然走进卧室,一头扎进床里,静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当天晚上伴随着高烧,大脑剧痛,意识逐渐模糊。

最严重的时候,整个脊椎连贯着四肢,都伴随着剧烈的抽搐,千万只蚂蚁在啃食着我的血肉骨头,无意识地呕吐,吐到最后,什么也吐不出,挣扎着自测体温,天呐,竟然是45度,天旋地转……伤口里一直往外渗出绿色的液体,但可能是高烧的原因,可怖的咬伤却并没有什么痛觉,我就这么很光棍地跟疼痛对抗,即使是死,也要硬钢病毒而死,就当是我生而为人最后的倔强。

比较好的身体反馈是,每天都有一段时间的意识清醒阶段,身体只是无力但可以活动,大概有一个小时,期间我会强迫自己大量饮水,补充食物,趁着清醒,我甚至还会拿起哑铃来做几组锻炼,直到透支到一下也举不起来。然后继续进入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摧残。

每天早上我都地以为我死了,但每天早上睁开眼睛,我就会跟蟑螂一样顽强地撑过来。

这个情况一直到被咬的第八天,我意识已经在奔溃边缘,清楚地感觉到,再往前一步我的意识就会涣散,慢慢眼皮越来越重,浑身绑满了沙袋一样。

我暗道,应该是时候了吧,强撑着换上我最好的一套衣服,这是前女友送我唯一值钱的物件,一点点地把家里清扫干净,最后站在镜子前,看着镜子人模狗样的自己,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到了最后跟自己道别的时候了吗?

把分手时买醉的几件啤酒费力地打开,一瓶接一瓶狂饮,不知道喝了多少,逐渐地我醉了,看着灰暗带粉色的天空,我一头栽倒在阳台上,睡了过去……

在梦中,鸟语花香的花园,我和前女友陪伴着父母坐在一起,前女友怀里还抱着一个宝宝,我们在拍家庭合照,说笑间,宝宝面目狰狞地转身,一口咬向女友的脖子,摄影师也变成一名丧尸,向我们一家冲来,而梦中我不再懦弱,勇敢地抄起一把不知从何处而来的棍子,一下把摄影师那恐怖的脸打成烂西瓜,血水溅了我一脸,父亲在血泊中冲我坚定的点点头,画面逐渐模糊……

朦胧间感觉大脑里有什么束缚者我的东西突然打开了……

梦到这里,猛然间睁开眼睛,我竟然没有死!深夜里窗户大开,冷风裹挟着大雨,劈头盖脸浇到我的身上,彻骨的冰寒。

看了下床头的电子时钟,7月14日凌晨2:10分。我竟然昏睡了整整两天!

此时此刻大脑疼痛不再,全身上下跟回到了15岁一样充满了力量,仿佛最近的事都是我的一场梦。

是梦吗?是梦吗?呼吸急促地站起,借着月光看向雨中的窗外,丧尸三三两两地游荡,这场景顿时把我再次拉回惨烈的现实。

在窗边呆立了一会,深吸一口算是新鲜的空气。

劫后余生,活着真好……

老天既然给了我一次重生的机会,那我这次要选择好好活着,不再行尸走肉的活着。

如果有可能,我计划要赶回老家,尝试救出远在100公里外的父母还有弟弟。家里生活在山区农村,地势复杂,人口稀少,生还应该比人口密集的城市大得多。如果不是第一批变异的话,父母生还几率还是有的。

雨渐渐停歇,粉雾逐渐退去。虽是深夜,但一场大雨仿佛洗刷了整个世界,冲走了雾霾,洗淡了污秽。

再次深呼吸一口气,心里升起了一股热切的火苗,深陷末世之中,谁料天不亡我。即日起,我要把每天都当做生命里的最后一天来过,好好活着,拼命活着……

没有电,但我相信我心中的亮起来的一盏孤灯,将于黑暗中照亮我周遭三丈光明。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几盏孤灯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