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秦,我与嬴政互相穿越了 008 秦牧巧摆空城计【求收藏,求评价票、求鲜花】

李斯听了秦牧的计策,甚是不解,面露失望之色,在他印象里嬴政应该不是胆小怕死之辈。

怎么如今变成这样了?

大秦满朝文武对秦牧的做法意见不一,开始争吵起来。

忠贞之士直呼秦牧不该如此,奸逆之臣默不作声,一脸的阴笑。

就在众臣争吵不休时,李信走了出来。

“回大王,只要大王动员全城百姓,坚守雍城一天,臣有把握从水路大败嫪毐的五万兵马。”

李信的话异常坚定,满脸的自信。

骊山大营有着攻城器械,李信深知雍城兵马不足,要想守住骊山大营五万兵马攻城,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出奇制胜。

据史书记载,李信用兵以快、狠两字著称,被嬴政称为当代白起。

历史上李信攻楚,被项燕大败,差不多损失了二十万大秦兵马。

在秦牧看来,这是李信时运不济,遇到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反骨仔昌平君。

没有昌平君的在秦军后方反秦,郢陈附近原楚地的人民和原韩/国的人民响应。

李信攻楚说不定就成功了。

秦牧听了李信的话,大概明白李信的意图。

“李信,你是不是想来个出其不意,从水路突袭骊山大营五万兵马。”

“寡人认为此计不妥!”

“嫪毐在雍城待了数年,百姓之中肯定有他的门客,他们肯定会借机破坏守城。”

“这就是寡人为何要疏散百姓的原因。”

“骊山大营是我大秦最精锐的军队,拥有着攻城弩和投石车,有着二十万只弓箭。”

“只要嫪毐不笨,只需命令士兵使用这些远程武器,雍城百姓根本守不住雍城。”

李信本想将心中的计划说给秦牧听的,没想到秦牧竟然猜出了他心中的想法。

“那大王以为该当如何?”

“嫪毐少谋而寡断,对付他寡人决定摆一出空城计,然后在火烧雍城。”

蒙毅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计策,有些不解的问道,“敢问大王何为空城计。”

与其说是空城计,不如说是空城连环计。

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攻打郑国时,郑国上卿叔詹就用过空城计。

目前情势危急,秦牧没有时间和蒙毅等人解释,直接开始下命令。

“李信,你即可率领五千雍城守军出城,配备大量的火箭,隐秘在雍城四周,伺机而动。”

“诺。”

“蒙毅,在寡人疏散雍城百姓之后,你即可率领寡人的八百黑冰台侍卫,将百姓遗弃的船只涂上火油。”

“然后在雍城大门附近堆满干柴并在下面布满硫磺。”

“诺。”

听了秦牧的安排,李信才知道秦政这是拿他自己当诱饵,有些担心秦牧的安危。

“大王,臣认为此计风险太大。”

“你是在担心寡人的安全?”

秦牧说着,随手一挥,一道剑气一闪而过,速度之快无法想象。

砰的一声,殿外的青铜鼎瞬间化为粉碎。

李信和蒙毅看着眼前的景象,露出震惊的眼神,异口同声的说道。

“先天之境!”

在战国时期,先天之境可以说是天花板的存在,如果不想死,谁也杀不了。

两人见识过秦牧的武学境界之后,再也没有任何迟疑,赶忙下去布置任务。

众臣听着秦牧与李信等人的对话,才知道误会秦牧了,顿时脸上露出羞愧之色。

“臣等误会大王了。”

华阳太后闻言,也赶忙道歉,他本以为秦牧要弃她不顾,将大秦江山拱手让给嫪毐。

没想到疏散百姓和将雍城守军撤出是一个计策。

“大王,是祖母错怪你了。”

虽然秦牧的计策看起来很高明,但是有很多大臣还是有点不放心。

大臣们嘴上说秦牧不该弃城逃命,实际上有些人已经准备逃命去了。

蒙毅等人离去之后,秦牧命令赵高将雍城的百姓集结在一起。

随后发表了慷概激昂的讲话。

“大秦子民们,城外有五万叛军,他们是为了王位而来。”

“寡人不希望你们因此死于这场叛乱,各自逃命去吧!”

“放心吧,他们不会把寡人怎么样的。”

雍城的百姓没想到秦牧为了他们的生死,甘愿放弃王位,一个个要誓死守卫雍城。

秦牧没想到雍城百姓这么拥戴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劝说百姓离去了。

好在隐藏在百姓之中嫪毐门客开始恐吓雍城百姓。

说什么骊山大营的士兵们破城之后会屠城的。

吓得雍城百姓人人自危,再不提誓死守卫雍城了。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面对灾难夫妻尚且如此,何况是一个跟他们不相干的君王。

在百姓心目中,谁当大王跟他们都没关系,只要他只要过得好就可以了。

就在众臣离去的时候,秦牧叫来章邯,他有些担心赵姬将他的计谋透露给嫪毐。

“章邯,派影密卫盯紧太后的寝宫,一旦有人出宫报信,格杀勿论!”

…………………………………………

作者要吃饭,如果各位读者大大觉得书好看,请给小作者一点动力吧!

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求一切支持,哪怕是一条评论,小作者都感激不尽!感谢大家,谢谢!!!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秦,我与嬴政互相穿越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