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枯燥的,看着手里的兵情汇报,战果还是让人满意。
出兵横涧山,灭掉廖大亨,收冯国用、冯国胜兄弟。
占据滁州,朱元璋侄子朱文正、姐夫李贞、外甥李文忠投靠而来。
攻打何州,除掉孙德崖,常遇春,常十万归附。
附近已经没有什么有威胁的势力了,随着人员的增加,这里也已经限制了义军的发展。
刘小德的目光转向了集庆,这个六朝古都。
集庆,虎踞龙盘,靠山面水,自古就是风水宝地,元朝之前这里就是六朝古都,所谓人杰地灵。
这里即是商业繁华之地,有运河可通南北,更是南方粮仓,可供大军粮草。
冯国胜建议走水路渡长江,节省时间,得到了一致赞同,于是乎就有了千条渔船过长江的景象。
过了长江,前面就是集庆了,刘小德召集众将士商议攻城之事。
朱元璋不愧是帝王之材,经过几次战役,已经开始显现出他杰出的大局观和战略眼光。
他向刘小德献计,围而不攻,先清扫集庆外围,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一举破之。
看着手下众将,刘小德也意气风发,一路打过来,他已经手握12万士兵,现在正是兵多将广。
他采用朱元璋的计策。命冯国胜、常遇春、徐达、汤和等人各领2万兵马,快速攻克集庆外围的元军。
常遇春率军进攻驻扎在采石的蛮子海牙部,采用石炮,击败元军,蛮子海牙率余部逃进集庆。
徐达由太平水陆并进,至江宁镇大败元将陈兆先部。
冯国胜攻扬州,杀死守将阿鲁辉。
集庆成了一座孤城,外援被完全断绝了。
“多长时间可以拿下集庆?”
刘小德与朱元璋来到集庆城外,看着集庆城,不由感叹,於皇寺几个人起家,一个小小的濠州都要用计谋夺取,而今身后确已有了这十数万的将士,可以硬碰硬的干一仗。
“三天之内可以攻克。”朱元璋说
“好,通知下去扎营。”
集庆城守将是鲁达花赫福,此人是个文官,但是确有一身硬骨头,并且对元朝忠心耿耿。
他散尽金银给守城的士兵,不断的鼓舞士气,城内士兵虽只有3万,但确不可小视。
这一夜,刘小德没有入睡,他在等待,等待鲁达花赫福的来访,因为他知道鲁达花赫福会采取夜袭。
午夜鲁达花赫福带领士兵悄悄出城,向着义军驻扎的方向前进,谨慎的性格让他不停的派出探马去打探情况。
第一队探马回报,刘小德军驻扎营地安静如常,除警卫兵外没有看到任何埋伏。
鲁达花赫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慢慢的踏进了一个深渊,前方的刘小德就像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猛兽,等待着他自己伸进头来。
第二对探马回报,还是没有任何异常。
可以了,鲁达花赫福下达命令,十余里的距离,一个急行军就可以冲到义军的营帐。
就在这个时候异变突起。
无数的义军从黑暗处杀出,把元军掐成两段,首尾不能相顾,只能各自为战,但人数本就不占优势,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明白偷袭计划失败鲁达花赫福无奈下令撤退。
但是当他带着溃兵赶到集庆城,等待着他的是另外一个打击。
只见集庆城上已经高高挂起了义军的旗子,朱元璋站在城门上,要鲁达花赫福归降。
明白大势已去,鲁达花赫福没有投降也没有接受部下逃走的建议,手中利剑一抹就自尽于城前。
主帅已死,剩余的士兵无奈选择了投降。
“虽是对手,但鲁达花赫福确是一个让人尊敬的对手。”朱元璋下令厚葬
刘小德成功拿下了集庆,终于在这乱世之中有了自己的根基。
进城之后刘小德,改集庆为应天府,作为大本营,然后发布了一系列的告示,稳定民心,恢复秩序。
现如今张士诚在东面称王,徐寿辉在西南称王,刘福通与韩林儿在北面称王,按照刘小德的实力当然可以称王。
现在的集庆正处在张士诚、徐寿辉、刘福通的势力中间,且他们都在与元军作战,虽然无暇他顾,但是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称王。
刘小德没有同意下属们的称王意见,他明白现在的朝廷就是谁称王就打谁,不如积攒实力慢慢做大,猥琐发育不做出头之鸟。
虽然不称王,但是刘小德还是给手下诸将定了官衔。
徐达为总督军马行军大元帅,常遇春为前军元帅,李文忠为后军元帅,汤和为左军元帅。。。。。。
至于朱元璋,就让他当个随身亲兵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