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小偷后来找到没有,嘀嘀打船又有什么问题。”
建国微微一笑,道:“接下来的部分,你听仔细了,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
二人走到办公桌旁,建国抽了一张纸放到桌面,对启威说:“把这张纸看成二维,你能把它变成三维的吗?”
启威很是不解,说这些干嘛,但也遵从建国意思,伸手把这张纸对这了一下,一半仍在桌子上,一半翘起。建国看着启威把这张纸折叠了,说:“解释一下。”启威说:“原本这张纸是一个只有长和宽的二维平面,我对折之后,它就有了高度,变成了三维。”
“没错,我们看到的的确是三维,那如果不是我们观察呢?你刚刚说这张纸只有长和宽,忽略了厚度,那折叠之后这张纸有厚度了么?“
启威一时被问懵了,思考了许久之后才颤颤巍巍的说道:“二维不、不能变成三维!从二维的世界看,无论这张纸变成什么样,展开后依然是原来的那张纸,既然忽略了厚度,那所有的折叠都不成立,对于那张纸上的二维生物来说,他们的世界什么都没有改变!”
“孺子可教!既然懂了这个,我们就来谈谈嘀嘀的超光速飞船吧,”建国兴奋的说,“首先你要知道超光速飞行根本不存在!”启威一脸茫然,心中无数困惑:“超光速飞船的原理是超光速飞行不存在!”
建国在那张纸上点了两个点,说道:“找一条路,从这点到那一点最快。”
这谁都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启威拿起笔把两点连接起来。建国突然在旁边提醒道,“我说的是最快。”启威经这么一提醒,在联想刚刚,于是又把纸对折了一下,让两个点重合。
“完美。”建国在旁边赞叹道。而后总结道:“你已经明白超光速飞船的工作原理了,只需要再弄懂一点点细节。想象一下,二维空间的生物如何用你的方法从一个点到达另一个点。”启威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很简单。”建国拿出笔芯来,穿透了那两个点,随后继续说道;“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从三维中很容易就可以把那张纸对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如果我们不对折呢,它原本的样子是什么。”“一张纸吗?”启威想,“不可能这么简单,从平面角度考虑,是一个平面吗?可是纸也是我们故意把它做成平面的呀!”没等启威张嘴,建国就先回答了,“大概是这样。”边说着,边把这张纸胡乱握成了一个球,又补充道:“无论多大的纸,我都能把它握成一个球。”
启威以为自己理解了,说道:“就像水在真空中自然聚合成球一样,二维空间虽然它们自己看永远是平面,但我们看就是一个球!”建国有些慌了,这是把启威引入误区了,又立刻把纸张拧成麻花,说道:“我们不知道!我们根本无法知道二维空间的样子!”顿了一会儿,建国一边用笔芯连续插入那张揉起来的纸,一边说道:“不过,通过不断的实验,终会有一次这根笔芯正好插在两个点上,这就实现了二维平面内两个不同位置的相互转移。类比一下,四维空间之于三维空间也是如此,二维经过三维瞬间到达另一个点,三维经过四维,也可以瞬间到达另一个点。所以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二维如何进入三维,你试着想一想。”
启威跟随建国的引导,开始琢磨,随后说道:“如果二维有生物的话,那一定是纸片人,就理解成我们平时看的漫画中的人物好了。纸片人怎么可能到现实中来呢,虽然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角色打破第四面墙和观众对话,可那明显是还是作者故意的,难道二维进入三维需要三维的生命帮助?至于一些人通过角色扮演,模仿“二次元”的人物,并不是真的二维穿越到三维世界来了。所以二维进入三维是不可能的,二维绝对就不可能进入三维。同理三维也无法进入四维,这个理论是错的。”
“你说的很对,二维不可能进入三维。”建国对启威点头表示赞同,随后想了一下说道:“依据你的思路,再加上一点点联想就可以理解飞船运行原理了。你思考一下什么样的角色,作者会让他们打破第四面墙。而又有哪些角色常被别人角色扮演呢,比如露露琪亚、拉姆雷姆、冯冯宝宝。”(没想到‘懂活’也是个二次元,其实他只是了解一些而已。)
“当然人气高的角色了,难不成你想说…”启威还是不愿相信会与四维生物有关。
“不是。”建国猜到启威想到什么,怕再把他带偏,直接否决掉了,话锋一转:“直接说你可能理解不了,你知道肥皂船实验吗?”
启威好歹也认真学过物理,自然知道,回答道:“著名科学家慈欣曾利用这个实验来尝试找到光速飞行的方法。”
“可惜了,他就差一点,要是他在大学时认真研究过微积分就好了。”说完建国认真看向启威,示意接下来的话是重点中的重点。
“水面是面,水面底下呢,是不是可以看成是无数个水面无缝贴合在一起?微积分你懂吧,要是不懂微积分,至少一维数组中的聚点你该了解,原理都很相似。既然明白这个,那就好办了。你看这张纸,被笔芯插透,相邻两张之间是有空隙的。水不一样,肥皂船在表面航行是一个二维空间,要是船翻了沉到水底,不就是经过无数的二维平面吗?我们又知道二维不可能进入三维,那么肥皂在穿越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不断的变换所在的二维空间。这还不够,若是我们把整盆水看作是按照某种方式折叠起来的一个二维空间,那么肥皂在穿越二维空间时其实是经过一个连续的二维空间中的不同位置,这样就实现了在同一个空间中的不同地方位移。现在关于星际穿越还剩两个问题,依然从二维理解,一是如何破环这个二维平面到下一个二维平面,二是二维平面究竟是如何折叠。关于第一个问题破坏二维平面,用你刚刚说的纸片人理解,当纸片人足够受到欢迎时,就会有人去角色扮演,抽象出来,纸片人必然有着巨大的“能量”受到无数人喜爱,俗称“火”。我这个笔芯穿过纸面也是因为我给笔芯的“能量”大到足够破坏这张纸,因此穿过了几个纸面,肥皂船也是同理。也就是说,只要能量足够大到破坏三维空间,那么就可以在宇宙中不断跳跃,能量减小,跳跃停止。基于这个理论,我们使一个飞船整个船体突然向外释放巨量而且超高密度的能量,果然到达了宇宙中的另一个位置,成功实现了空间穿越,不过这些都是星际联邦的最高机密,对外是说发明了超光速飞船,反正普通人也理解不了。而有些不信超越光速的,看到飞船在宇宙中乱窜,实在无法理解,就称之为“跃迁”,可惜他们只能说出这个名字,也还是不理解原理的。第二个问题,二维空间如何折叠。实际上,如前面所说,并不知道。可正因如此,你最初提的两个问题可以解答了——为何不找小偷,嘀嘀打船又有什么问题。不是不找,而是找不到。我们无法知道二维空间如何折叠,自然不能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让笔芯直接通过纸面两点。所以只有不断的尝试,才能找到合适的坐标(通常是以城市大小作为尺标。),合适的穿越时间(飞船向外释放能量的时间),通常若两艘飞船相距不远,穿越时间也相同,那也会在相距不远的地方出现。若其中一艘坐标或时间之一有大范围改变,最后必然相距甚远。经过无数先驱探索,慢慢的才有了真正的星际旅行的出现。而合适的坐标和时间就成为了这个星际旅行中所谓的“路线”,我们称为“星空穿越路线”,简称“星路”。当然有没有简称无所谓,因为除了星际飞船公司,根本没有外人知道。随着星际旅行需求的增加,星际联邦开始发展私有企业的星际旅行计划。就算不知道原理,有联邦提供的“星路”和装备,企业也可以进行星际旅行,慢慢就有了多家星际飞船公司的出现。而嘀嘀打船公司据调查,与某位交通司长勾结,意欲把“星路”卖给未授权的其他星球的私企,楠清正是调查到这个,才被发现追杀的。至于小偷,那是因为飞船航行过程中无法传递消息,电磁波只有光速,能量也不足以穿越空间,待到联邦通过飞船知道消息时,已经过了很多天,要特别去找一个不一定找得到的小偷,没有必要。不知道有没有解决你的疑问。”
启威听完,心跳炸裂,一时不能完全接受,扯开话题,“啊?这样的理论,究竟是什么人能…”
叹了口气,建国无奈说出了那个名字:“这一整套理论,是由一位普通本科院校,数学系毕业的学生霜日提出的。”就算做了很长铺垫,建国提到这个名字时心头一阵刺痛,心中尽是难过,‘为何这位会和那个小偷同名呢,…,但是、但是他的理论和名字不能被大众知道,那些默默付出的科学家本应被记录在丰碑上啊!’
建国不愿多说,默默离开了。
启威仍然在思索,用手抓住衣角,撑开成一个平面,用手指去戳。衣服被戳变形了,衣服上的直线装饰也被拉的扭曲变形,可启威的手指明显能量不够,不能穿透衣服,未发生穿越。这似乎又解释了什么光线弯曲之类,令人不断思索。
(作者说:本人不才,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就是《聚点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所以在这里提了一嘴,仅供娱乐。忆海翻腾,思虑万千,大学四年,青春虚度,沉默网络,毕业无望。幸得导师张建军先生毕业前强拉一把,救吾于虚幻之中,能力不足,考研不取,理学学士,勉强离校,水平有限,工作难找,贩卖劳力,愧比师友,同学不连,导师不系,每忆往昔,感慨涕零,潸然泪下,可悲可叹。以上纯属扯淡,可信可否,由读者自行揣度。仅敬告所有大学生读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万万不可沉迷于游戏、恋爱等等。)
(作者再说:本部分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支持,但在书内逻辑勉强可以自洽。虽然举得例子比较简单,但理解起来尚需时间。故停更几日,烦请想继续阅读下去的读者把这部分理解明白,不然后面用“信息”解释宇宙本质的部分更加难以理解。朋友可求,知音不可求,谢谢!)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