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恳请陛下,若儿臣遇不臣之人,可先斩后奏。如遇叛逆之事,可便宜行事。”
公子高这句话,让大殿所有人心头一震,这个看起来身高不过4尺(秦朝一尺合计23厘米),说话还有童稚之音的十三世子,竟然能够说出这样,令人毛骨悚然的话语。
刚退下的博士淳于越,张了张嘴,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他怕了。自诩刚正不阿的博士淳于越,腿肚子都在发抖,如果陛下出巡,年纪轻轻地小公子,把屠刀挥向自己,那可就白死了呀。
博士叔孙通胆子更小,完了完了,自己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折腾了。于礼,他当然要告诫陛下,但他害怕自己如果说太多,遭到公子高的记恨。
大殿内没有一个智商不在线的,听到公子高这么请求,那么一定是要开杀戒了,只是不知道这把刀最后落在谁的身上。
嬴政有点诧异地看着自己这个儿子,没有想到他杀心这么重,虽然遇到了刺客,情有可原,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像他这个儿子这般,神态自若地向自己讨要杀人令的。
没错,公子高的这个请求,就是要把那些隐藏在幕后的人,找出来,然后清楚干净。
昨天晚上的刺杀,让他有点后怕。虽然看起来面色平静,要知道,如果不是嬴政提前安排好了人员,他昨天晚上就再次嗝屁了。老天爷会不会再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穿越,这可不好说。
所以他要趁着始皇帝离开咸阳的这段时间,把所有能够威胁到自己的人,找出来,然后先下手为强。
这也是他想始皇帝讨要先斩后奏的原因。
之前或许他还会担心,自己势单力薄。现如今,他不怕了,文官里有王绾、李斯支持。武力方面,系统给自己10名锦衣卫,这些力量已经可以让自己立足了。
而向皇帝陛下讨要招贤令,其实就是给自己找萧何、曹参这帮帮助刘邦打天下的人。不过张良这个人,自己要好好想想该如何收服。
张良,就是这次始皇帝出巡途中,策划了博浪沙埋伏的幕后主使。
如果让自己的父皇知道,自己想要收服暗杀他的人,那自己就要进始皇帝的黑名单了,或许父皇不会杀自己,但是一定不会让自己掌握权力。
看来得好好谋划谋划。
“朕,准了。”
似乎是下了什么决定,始皇帝最后还是同意了自己儿子的请求。或许他也想看看这个儿子,能走在走之后弄出多大的动静。
秦国,咸阳城内,各种心怀鬼胎的人太多了。就连自己的司机赵高,都和这些势力勾连,等朕安抚好了山东诸世家之后,要着手处理一下咸阳城内的跳梁小丑了。
说道咸阳城内势力混杂,这就不得不说秦国对天下贤士的态度了。
从秦昭襄王嬴稷开始,秦国对待天下贤士就格外重视,后来李斯写下《谏逐客书》,嬴政就转变了对他国贤士的看法。
尉缭曾是魏国人,却在秦国掌管兵马。上卿姚贾更是一个看守城门的士卒,却成为了秦国最强大的间谍之二。毫不夸张地说,秦国能够一统天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对他国贤士,永远持开放的态度。
始皇帝为此,更是把咸阳的城墙都推倒了,就是给天下人一个姿态,大秦对所有人都包容。
而嬴高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隐藏起来的,如果可以收服的,那就收服。如果一心只想着颠覆大秦的,直接杀掉。
天下不缺有才之士,自己有系统在手,再结合自己后世的知识,哪怕就是把这些人杀光了,也可以在始皇帝死之前,培养起来一批忠于大秦的人。
只是可惜了,他的兄弟们,除了扶苏,一个个的都扶不上墙,性子软弱到了极点,也不知道咱们的始皇帝陛下,怎么生下来这么一群软蛋。要不是自己穿越过来,历史上的公子高,虽然有担当,但性子也是格外软弱。
大殿内的臣子,也是看到公子高这样,既聪明智慧,而且敢于驳斥淳于越、叔孙通之流。昨日更是在大殿内与老丞相王绾争论。
公子高的一系列举动,让群臣惊讶不已,这让很多非外戚势力看到了希望。
……求鲜花……
有些武将更是心生佩服,秦以军功立国,《商君法》更是确立了秦国的硬骨风气,基本上秦国的人,都佩服霸气之人,这也是这帮人信服嬴政的原因。
现在他们仿佛看到了小号的嬴政,正在崛起,一些官职不算太高,但也掌握实权的人,仿佛看到了从龙之功,在向自己招手。
有以王绾为首忠于秦帝国的,有冯去疾为首的秦国旧贵,也有郑国、尉缭子、顿弱、姚贾这些六国投诚过来的人。
这三波势力或许都有自己的考量,但纷纷站队公子高。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