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任他明月下西楼 第六章残月思君初相识 相府父子论朝堂

经过那晚把酒言欢,煊王跟八王爷彻底杯那个年纪很小才情很大的潘思君给折服,一连几日都带着他到处赏玩。

这天傍晚,阳澄湖畔,煊王八王爷潘思君泛舟湖上,三人对饮,附近一条船里忽然飘来琵琶声,曲调很熟悉,一听知道是京城才有的名曲。三个人内只有潘思君听不出这曲子的由来,毕竟是个现代人,哪里通晓古曲。

煊王:“来人,去请临船上弹奏琵琶的那位前来喝酒。”

不消一刻,便有客来。来人轻纱蒙面,绫罗绸缎傍身,即使在昏暗的烛光下也能看出是一位绝世美女。见有客来,伙计手脚麻利,船头小方桌上,已添酒上菜,船舱用珠帘隔开,微弱的光线下,来人的青丝随风飘散,好一番佳人美景。

煊王爷两眼盯着珠帘,歪头一笑:“敢问方才姑娘为何做那首曲,这可非寻常声律”

残月:“这是官家的曲子,我也是偶然习得”

煊王爷:“姑娘好大的胆子,竟敢弹奏霓裳羽衣曲。”

残月:“不奏此曲怎得吸引大人驻足,唤我前来共饮。”

煊王爷:“朝廷教坊大曲,私下弹奏可是要杀头的。”

残月:“禁曲?呵,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若不是公子出生官宦人家怎会识得此曲。既已识得此曲,您未曾告官而是邀我前来共饮,岂不是同是爱惜音律之人,那我何须畏惧。”

煊王爷:“好厉害的一张巧嘴,好厉害的才思敏捷。敢问姑娘芳名?”

残月:“残月是也”

煊王:“就是那个青楼花魁残月?”

残月:“是的,公子”

煊王:“这也太巧了,素闻姑娘才艺双全,而我这也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公子,何不来比试比试,如何?”

残月:“承蒙公子抬爱,小女不才,敢问您口中这位公子何在。”

煊王:“就是我身旁这位小公子,别看他年纪尚小,做起文章可一点不输大诗人。”

残月:“今日以何做题?”

煊王看看此刻夜已深,湖面上泛起层层波纹,湖水中倒映的明月明亮异常,心中便有了题目。

煊王:“以月为题可好?”

八王爷:“好是好,可我也不会作诗,三哥你是知道我的,吃酒赏玩我在行,文章诗词我是狗屁不通,这样我给你们三人做判官如何,哈哈。”

煊王:“八弟莫要谦虚,既来之则安之,比试比试无妨。”

残月:“既然在座公子抬爱那我先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煊王:“不俗不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残月:“大人这可不算哦,您无比,此诗并非您所作,不能作数。”

煊王笑而不语,潘思君一脸懵逼,这不是大诗人苏轼的诗么,哎,看破不说破,反正我也是背的大诗人的佳作,没脸说别人。

煊王:“潘公子,到你了。”此时残月也投来期许的目光。

潘思君:“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残月:“为何是三人而非四人,词自然没得挑,工整对仗但还是不能作数,因为人数不符哦。”

潘思君心想人数当然不符合,这是我盗用的李白的词,又不是我现做的,算了再背一首蒙混过去。

潘思君:“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身旁三人不禁同时看向潘思君,不明觉厉,眼前人竟然有如此大爱,在这欢乐的时刻还不忘惦记寻常百姓家,此乃大爱,值得尊敬。

残月:“公子好诗文,可否问公子姓名”

潘思君:“在下潘思君”

残月一脸惊恐:“你是潘思成什么人?”

潘思君:“潘思成是我故去的哥哥”

残月眼含泪水,想起了那位自己曾经爱慕过的翩翩公子,因自己落难病死,而此刻又见到了他的弟弟,人不知哽咽了。

残月:“潘公子可识得柳月”

煊王:“姑娘不可乱语,柳家乃朝廷重犯,不可随便谈论。”

潘思君:“不认识,但我知道她是我嫂子。”

残月望了一眼煊王,知道自己言多必失,也不敢再问下去。知道潘思君不认识她心里本该高兴,却带来了一阵失落。果然是潘思成的弟弟,他当年意气风发才高八斗,他的弟弟果然也非池中物。她忍不住多看了潘思君一眼。

残月:“潘公子好才情,好样貌,跟你哥哥好生相似。”

潘思君:“你认识我哥?”

许久,残月没有接话。

外头明月高挂,睡眠银光闪烁,一束月光透过珠帘,照在四人的脸上,彼此终于看清了对方的面容。

残月把杯中酒喝下一口,望向窗外,思绪回到了十年前,那个恐怖的夏日,那时父亲尚在,潘思成对她一见倾心,往事历历在目,而今都已物是人非,不觉夜凉如水,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承蒙公子不弃,赏酒数杯,今日到此拜别。”

一个转身跨到了自己的船上,也没给任何人答话的时间,只有她自己知道,再说便要露出马脚,她可以对任何人说谎,唯独不能对潘思君说谎,它是他的弟弟,便也是她唯一的亲人。

夜深了,喧嚣散去,三人便也说说笑笑打道回府。

而此时潘相正在府内愁眉不展,近几年北方游牧民族不断进犯中原,两国战时不断,连年征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国家亟需休养生息,朝堂内太多主和的声音,皇帝却听不见,现在也跃跃欲试御驾亲征。可此时要如何劝谏,潘相一头雾水。

潘思君:“父亲我回来了”

潘相:“你回来的正好,这有一难题,皇帝如今被荀飞妃权的要御驾亲征,这可如何是好?”

潘思君:“父亲,你以古训劝谏。是历史御驾亲征不在少数,御驾亲征是好事一般而言以万乘之重,驭百万之师,自然人心踊跃,争效死功,理应具有攻则必克,战则必胜的战斗力。但也有隋炀帝三征高丽,不仅损兵折将,而且终因穷兵黩武引发内乱,以至于江山易主;唐太宗以盛世雄兵东征高丽,却坐困于“东瀛小夷”,不得已班师而还。讽刺的是,知人善用的唐高宗李治,竟然成功征服高丽,而他,恰恰没有御驾亲征。亲征之君,出师不利;放权之主,坐取江山,这里面究竟藏着什么玄机?爸爸你应该懂的。”

潘相:“说的有理,有理,可是有一点我不明,爸爸是什么意思?”

潘思君:“爸爸是父亲的意思,呵呵,这是我偶然从外国友人那边学来的,呵呵。”

潘相对小儿子另眼相看,曾今的小儿子如今已经长大,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已经不够夸他了如今更是向外邦人学习扩充知识,看来我潘家后继有人,他将来成就只会在我之上,潘家之大幸,潘家之大幸矣。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任他明月下西楼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