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我,朱元璋!召唤孝子贤孙 第34章 朱允炆,别藏着掖着了!【求鲜花求打赏求评价票】

唉,终究是有些心疼自己的孙子啊。

朱园樟感慨,他看着看到他后异常开心的朱允炆,就好像朱允炆又回到了小时候。

靖难之役后,

朱允炆逃离京城后,颠沛流离。

他千方百计逃避追杀,后隐居于湄江的观音崖一带。

他诚心向佛,终了一生,著名的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

朱允炆在当皇太孙时,太祖朱元璋曾出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他和燕王朱棣以对。

朱允炆对曰:“雨打羊毛一片膻。”

朱棣则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

朱棣之对,太祖较为满意。

从中也看出了朱允炆的懦弱、平庸和朱棣的雄心。

太祖驾崩后,皇室想了一些方法来巩固朱允炆的皇位。

但后来江山终究被朱棣所得。

而上面的对联却成为二人命运的谶语。

话说,朱允炆在湄江隐姓埋名,自称应文和尚,留下了许多对联诗话。

在长期的流亡过程中,朱允炆一直以晋公子重耳的故事鞭策自己,希望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但后来他慢慢地发现,朱棣管理国家的能力比自己实在要强得多,也就慢慢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有联为证:“有梦难圆,尘世着魔迷木性;无风易醒,洞泉悟道静凡心。”

轻风吹拂着平静的心,沉醉于大自然之中,哪还管什么皇权富贵,都是过眼云烟。

多年以后,朱允炆触景伤情,咏联一副:

“家从京畿而来,回首五岳峨眉,此等山川甲天下;帝似尧舜以后,伉怀秦皇汉武,如我王孙旷古今。”

这既是对湄江美丽风光的衷心赞美,也是对自己一生坎坷命运的高度概括,更是对无奈现实的宣泄、壮志难酬的遗憾的真实写照。

朱园樟的脑海,这些天,被系统灌输了这些内容。

也补全了靖难之役之后,朱允炆的命运。

朱园樟每每想起来,还是唏嘘不已。

其实,

朱允炆到东明寺出家为僧,不是空穴来风,是确有其人其事。

当年众僧们皆尊称朱允炆为“应能问道老佛“,寺志中还特地将“应能问道老佛“排列在祖师堂的第二位置,仅次于东明禅寺的开法祖师慧旵,明白无疑确定了东明禅寺与朱允炆之间的密切。

这也是朱允炆来到时候,为什么备注名称是——朱允炆·应能问道老佛,的原因。

东明寺大雄宝殿内右侧有朱允炆塑像。

殿柱上刻有如下对联:

僧为帝,帝亦为僧,一再传,衣钵相授,留偈而化;

叔负侄,侄不负叔,

三百载,江山依旧,到老皆空。

收回思绪,朱园樟看着朱允炆,不论如何,朱允炆这段时间还是很开心的。

朱园樟:“允炆啊,这段时间,过的还开心吧?一个月时间,没多久就要到了啊。”

朱允炆:“非常开心,我真的不想离开这里了。”

朱园樟:“哈哈,既然开心,那就在这最后一段时间,更开心一点吧,彻底发挥你的才能,这次,咱们一起去找一条战马的买卖路线。”

朱允炆:“您的意思,是买病马,然后治好后,高价卖出去吗?”

朱园樟:“正是这个意思,张龙已经是找到了一个好的路子。”

近段时间,瘟疫又严重了,旱灾也初步出现,连带着蝗虫,都比以前多了。

朱园樟感慨:“大灾临近了啊。”

朱允炆:“孙儿想要留在这里,陪着皇爷爷度过这个大灾之年。”

朱园樟点头;“我知道,其实,你的用途,在这种年景,是很有用的,我这段时间也在想,该怎么能让你更好的留下来。”

朱园樟之前问过系统。

将曾经召唤过来的孝子贤孙再次召唤,需要花钱。

嗯。

朱园樟现在有钱了。

但是,这个花销非常大,召唤过来一个月,就需要花费一个县一年的收入。

之前,朱园樟根本就那不出那个钱,他现在拿得出来了,可还是觉得肉疼。

这也是之前为什么不把朱棣二次召唤过来的原因。

朱园樟打算等再有点钱的时候,或者是需要朱棣过来打天下的时候,花费一个县一年的收入?

那肯定就不贵了啊。

你想啊,封一个万户侯,他得花费多少?

一个县算什么?

至于朱允炆,朱园樟觉得,现在真的需要他继续留下来。

难不成,真要拿一个县一年的收入,来换取朱允炆的二次召唤?

有点不舍得啊。

这样吧,这次看看朱允炆的表现,如果,真的能够再次体现出他的巨大作用,那忍着肉疼也要这么干。

就跟后世高薪聘请人才是一个意思。

于是,朱园樟拍着朱允炆的肩膀,道:“允文啊,有多大实力,就别藏着掖着了,你一个月满了,就这么说吧,能不能二次召唤回来,就看你这一次做的怎么样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我,朱元璋!召唤孝子贤孙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