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泊选了左手边的最后一道石门走了进去。
然而一进入里面,才发现里面的摆设竟然与和李大海几人进入的第一个藏宝洞里面的摆设并不相同。
这里没有任何的密道存在。苏泊并不死心,又把其余的七个密室查了一遍,然而里面依旧没有任何的发现。
这让苏泊有些沮丧。如果仅仅只是表面的八个房间,那么里面的东西肯定不如和李大海去的第一个藏宝洞里面的东西多。
在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情况下,苏泊又重新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又再次重新寻找了一遍,然而还是没有任何的发现,最后,苏泊只好认命,确认这里的确没有其他的任何密室一样的存在。
然后就是收拾战利品。
也就是把所有房间里的东西都搬到了密室外面,然而有一件屏风却让苏泊为难了。
那是一道足有两吨重的,造型有些类似古代有倒T字形腿儿的方面铜镜一样的屏风。
屏风整体都是由青铜打造,只有一格。然而整面屏风的刻画内容,却让苏泊非常重视。
屏风的刻画手法是用了阳刻的手段,仅有四幅画面。
第一幅画面里雕刻的是一个身穿龙袍的男子在和一个老道打扮的道人对桌而坐的画面。
画面里龙袍男子脸部特征有些长,还略微有些兜齿状。从这个特征来看,苏泊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大名鼎鼎的朱元璋。如果所料不差,那么对面的老道士,而且还能让朱元璋礼贤下士的貌似也只有张三丰一人而已。
不过,看二人对桌而坐的神态,似乎是两个人在聊什么话题。
第二幅画面里,则是一个男子双腿盘坐在一个蒲团上面。老道士的左手食指伸直,其余手指弯曲,抬高到眉骨位置,似乎是在讲什么东西。
第三幅画面里,老道士仍然和龙袍男子对桌而坐,不过,与第一幅画面不同的时候,这次龙袍男子的身边儿多了一个幼童。而幼童同样穿了一件小龙袍。
第四幅画面里,老道士领着一个年龄约有二十左右的青年远去的背影。不过耐人寻味的是,画面下方边缘则刻画了军队和军队战争的场景……
看到这里,苏泊再次脑洞大开,首先苏泊第一时间就把老道士的身份确认为张三丰。而那个小幼童的模样却与第一次和李大海去的那个藏宝洞的密洞里壁画里刻画的那个年青人有几分相似。苏泊推测这个年青人应该为建文帝朱允炆。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整个四幅画面应该刻画了张三丰和朱元璋和朱允炆的一些经过。当然这只是他的推测,一切都是没有根据的联想而已。
不过,在苏泊看到屏风的提拔的时候,苏泊终于可以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因为那道提拔的名称是:修仙图录。
看到四个字的时候,苏泊责怪自己大意。后知后觉。
因为有了这四个字的提示,那么整幅屏风里的内容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大概意思应该是,起初朱元璋找到了张三丰,并且打算和张三丰学习修仙,可能是因为年龄太大了,朱元璋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却没有多大效果,于是,朱元璋就改了主意,他改让更加年青的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和张三丰学修仙(注,估摸可能那个时候,朱元璋长子朱标的年纪也有四十多岁了吧?)。
然而,没过多久,明成祖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将朱允炆赶下了台。无奈下,朱允炆为了学修仙,就放弃了江山和张三丰从此浪迹天涯。
当然,后来朱棣肯定也寻找过张三丰,至于目的嘛,可能只有当事人知道。但显而易见的是,朱棣并没有成功。终其一生,朱棣也没有见到张三丰一面。
在这里苏泊有个恶意想法,难怪张三丰不见朱棣,估摸可能就是怕朱棣顺藤摸瓜。对了,顺藤摸瓜这事儿朱棣没少做。
这些都是苏泊的猜测,实际上官方认证的传说是:建文帝最后好像是流落到了法兰西一代。但是,从这四幅画里,苏泊更觉得应该是被张三丰藏起来了。只是到底哪个是真,谁也说不清。
收拾好了东西,苏泊就雇了一辆个体三轮车把东西都拉到了其他地方,然后如此反复五六次,最后才把所有东西在晚上的时候拉回了自己的店铺里。
忙完一切。苏泊就又开始了继续研究藏宝图的大计中。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