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源哪会吃眼前亏,倒退几步躲开裘大郎的拳脚,没等裘大郎继续逞威风。
街口跑来五六个快手,手里都拿着铁尺锁链,三吆喝两吆喝就把双方制住。
冯源家道中落不假,但冯老爷毕竟做过九品巡检。
冯源更有着读书人的身份,在衙门里多少能说得上话。
之前跟人伢子买卖仆婢小厮的时候,就让在衙门里脸熟的冯福去知会了一声,衙役快手来的刚刚好。
剩下的就是一顿扯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快手直接把当事人带到衙门,包括刘财主在内。
冯源手里的婚书真真的,衙门里存档详细,再把昨天刘二拿来的婚书底档一对,就看出了差别。
基本上可以确定刘二拿来销了的婚书属于伪造。
原本到这里,这桩官司谁对谁错一眼分明。
但衙门口朝南开,懂的都懂。
刘财主,裘掌柜暗中使了银子,冯源同样如此。
负责此事的书办乐的扯皮,吃完原告吃被告,短时间内是不想断这门官司了。
冯源自然不着急,衙门里的门道他清楚,没有半个月二十来天,休想拿到“判决”。
“周伯父,拜托了。”
冯源把100两银票迅捷塞到典吏周山的袖口里,周山和冯家有些渊源,七拐八拐能搭上亲戚。
周山眼尖,看清楚是100两银票,心说冯家大郎倒是会来事儿。
使了银子还占理,这桩官司最后的赢家肯定是冯家。
但衙门里的潜规则他不能破坏,否则怎么服众?
队伍还怎么带?
“贤侄,刘家也不是什么正经人家,这桩婚事不结也罢!但是这口气必须得出,放心吧!世伯知道怎么办。”
在周山看来,读书人的冯家大郎娶一个商贾之女,并非良配。
冯源笑着道谢告辞,衙门里打点清楚,回手让冯福把彩礼,仆婢小厮弄回家。
他悠哉悠哉往秦淮河畔走去,今天马湘兰的幽兰馆开张,他得继续加载美女!
系统只管出银子,怎么个套路还得冯源自己想。
越发觉得追女泡妞的学问大了,古今同理,都得杀死不少脑细胞。
马湘兰此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娼妓,清倌人出身,至今未被梳拢。
凭借超群的才艺,豪爽的性格在秦淮河畔成为红人。
想来是不缺钱,更看中的是精神方面的交流。
这却难倒了冯源,三流大学毕业的他专业还是计算机,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诗词歌赋四六不懂,从小到大能背下来的名篇,估计不超过十首,可把他难住了。
脑中灵光一闪,冯源转身去了一家店铺,售卖的是文房四宝。
“把你们店里最好的文房四宝给我来一套,必须要最好的,不怕贵。”
“公子稍等,本店有些镇店之宝,保证让公子满意。”
店里的小厮一听冯源这话茬,赶紧茶水伺候,另有一个小厮取来店里最高档的文房四宝。
湖州笔,徽州墨,宣州纸,端州砚。
这四个地方的文房四宝堪称绝顶,价钱自然不低,这四样置办齐,花费将近400两。
冯源不禁感慨,这年月,读书还真不是谁都能读得起,太费钱,想要附庸风雅都是一本账。
幽兰馆位于秦淮河畔,占地虽然不大,但亭台水榭样样俱全。
其内种植着各种兰花和竹子,走在其中,令人生出心旷神怡之感。
冯源来的不早不晚,走进门内把礼物送给小厮转交给马湘兰。
在一个丫鬟的领路下步入内里。
装潢格局和醉风楼大同小异,只是更显雅静,客人也不多。
冯源猜测可能是马湘兰自己做老板细分了“客户”,幽兰馆类似于古代的会所。
在烟花柳巷中属于最高档的那种,甚至不屑做皮肉生意。
冯源皮囊俊秀,卖相不错,刚坐下,邻座的一个20岁左右的书生就开腔搭话,“在下苏州林珣,这厢有礼了。”
“江宁冯源。”冯源拱手回礼。
林珣十分健谈,“贤弟既然是本地人士,想必近水楼台先得月,与湘兰姑娘亲近的很,还望贤弟稍后引见一二。”
冯源心说我倒是想,也得看加载难度如何。
不过林珣话多,倒是让他了解了记忆中不曾留存的信息。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冯源想要加载马湘兰成功。
有个最强劲的对手,长洲士子王稚登。
据说此人与马湘兰甚是相得,几近入幕之宾。
林珣嘿嘿一笑,“王稚登这个穷酸,前些年在都中为大学士幕僚,不曾想恶了首辅徐阶,屡试不中,穷困潦倒,也不知湘兰姑娘看中了他哪一点,着实令人费解。”
徐阶?
那不是跟张居正搭档过的历史名人吗?
想想也是,改朝换代了不假,这些历史人物却不会凭空消失,该出人头地一样不会被埋没。
用后世的话说,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不过王稚登也46岁了,想想就让冯源腻歪。
土埋半截了还跑来跟年轻人争风吃醋,典型的不讲武德!
林珣也让冯源郁闷了一下,这厮年纪不大,竟然已经中举3年了,正经八经的举人老爷。
而他冯源连秀才都不是,顿感喘气儿都噎得慌。
文人墨客聚在一起,少不得空谈国事,冯源支棱着耳朵听着,获益匪浅。
比如张居正确有其人,也掀起了大文皇朝的改革,可惜已经死去多年,属于老黄历了。
比如太上皇万隆皇帝,乃是开国皇帝的亲侄子,兵变登基。
从侄子手里夺得皇位,在位近三十七年,颇有建树。
比如当今天子天元帝,登基的时候已经四十来岁,传闻龙体欠安。
……
冯源听的正来劲儿,幽兰馆外走进来一个中年文士。
头戴浩然巾,一身长衫浆洗的发白,但面目英伟,身材挺拔,十足帅大叔一枚。
“长洲王稚登,见过诸位新朋故旧,今日湘兰姑娘幽兰馆开,王稚登无以为谢,特携陈年美酒10坛,请诸位品鉴。”
王稚登话音一落,原本对其十分不屑的林珣赞了一声。
“可是姑苏桃花酿?久闻其名,今日却要品尝一二,今次这金陵城,却是来对了。”
与王稚登熟识的士子文人纷纷见礼,不认识的也凑个趣。
王稚登尽管科举之路坎坷,但在江南的确是个有些名气的人物。
人品高洁,时人常以结识王稚登为荣。
唯一闷闷不乐的可能就冯源一个人,心说这老几灯儿一登场就气势不俗。
虽然年纪大了点,却是他加载马湘兰的劲敌,不禁对能否成功拿下马湘兰产生了怀疑。
有人把10坛桃花酿美酒搬进幽兰馆,恰在此时,幽兰馆大门洞开的当口。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