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汉:魂穿刘据,开局就要被处死 第八章:拯救东方朔(求鲜花、月票)

此时卫青、霍去病都已经去世了,刘据的身边只有一个亲近的人,少傅石德。

但刘据通过后世的介绍,感觉这个少傅石德是个不靠谱的人。

石德完全是因为祖父的荣光才有机会担任太子刘据的少傅。

石德的祖父就是万石君石奋。

高祖刘邦时常和石奋谈话,喜欢他的恭敬,问石奋说:“你还有什么人?”

石奋回答说:“我只有母亲,不幸失明。家里贫穷。还有一个姐姐。”

高祖说:“你能跟随我吗?”

石奋回道:“愿意尽力效劳。”

于是高祖召他姐姐来封为妃子,让石奋任中涓,把他家迁到长安城里的中戚里,这是因为姐姐做了妃子的缘故。

石奋做官,靠积累功劳当上了太中大夫。

没有文才学问,但恭敬谨严没人能比。

到孝景帝即位。

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甲某,三子乙某,四子石庆,都因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办事谨严,做官做到了二千石。

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官员,作为臣子的尊贵光宠竟然集中在他一家。”

于是称呼石奋为万石君。

景帝末年,万石君石奋享受上大夫的俸禄告老回家,在朝廷举行盛大典礼朝令时,他都作为大臣来参加。

经过皇宫门楼时,万石君石奋一定要下车急走,表示恭敬,见到皇帝的车驾一定要手扶在车轼上表示致意。

石奋的子孙辈做小吏,回家看望他,万石君石奋也一定要穿上朝服接见他们,不直呼他们的名字。

子孙中有人犯了过错,石奋不责斥他们,而是坐到侧旁的座位上,对着餐桌不肯吃饭。

这样以后其他的子孙们就纷纷责备那个有错误的人,石奋教育子孙还是有一套的,但石德却不是石奋最出色的子孙。

巫蛊之祸发生的时候,石德害怕刘据被害后牵连到自己,于是主张刘据先下手为强,假传圣旨除掉江充,再向汉武帝解释,这一举动并不高明。

当时石德的建议是“丞相公孙贺父子、卫皇后两个亲生女儿和大将军卫青之子,皆因巫蛊遭江充杀害,现在太子宫内搜到桐木人,有了证据,你有口难辩,怎么办?建议你先下手为强,带人先将江充等人捉拿下狱,彻底置他于死地,你可要记取秦始皇长子扶苏被杀的教训呀!”

刘据无奈之下,才会决定先下手干掉江充。

这才导致身死,这样看来石德是靠不住的。

刘据心想,哪怕是身为大汉帝国的太子还是当家做主难啊,缺少声音,缺少谋士啊。

“李为,你说孤身边有那些人可堪大用,算了就别孤身边的人了,整个朝廷之中吧。”

正当刘据苦恼的时候,李为说出的一个人名,一下子打开了刘据的阴霾。

东方朔。

刘据这下子可是喜出望外了,没有金手指但是我有后世的高瞻远瞩啊,天下英才这还不入我的口袋,哈哈哈。

刘据知道,这个东方朔可是一个实打实的奇人。

东方朔早年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爱好儒家经术,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

汉武帝即位后,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

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

东方朔更是写了三千片竹简的内容上书,这些竹简要两个人才扛得起,而汉武帝则花了二个月的时间才读完。

在自荐书中,东方朔说:“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长大成人。

我十三岁开始读书,经过三年的刻苦,读的书籍已经够用;

在十五岁时学习击剑;十六岁学《诗》、《书》;阅读量达到二十二万字。

十九岁又开始学习兵法和做战常识,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

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我钦佩子路的豪言。

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

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勇敢像孟贲,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

我这样的人,应该能够做天子的大臣吧!”

武帝读后认为东方朔气概不凡,便命令他在公车署中等待召见。

刘据还记得这些内容还是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当时他还说东方朔真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只是后来东方朔的一些列操作,疯狂打脸。

在公车署沉寂了很久的东方朔一直不甘心。自己十年寒窗苦读,难道就要终生和一群三教九流之辈为武?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

他的办法,又是不走寻常路,这就导致了汉武帝对东方朔产生了俳优之臣的糟糕印象。

东方朔故意吓唬给汉武帝养马的侏儒:“你们这些人既不能种田,又不能打仗,更没有治国安邦的才华,对国家毫无益处,因此打算杀掉你们。你们还不赶紧去向皇帝求情!”

侏儒们听后大为惶恐,哭着向汉武帝求饶。汉武帝问明原委,即召来东方朔责问。东方朔终于有了面圣的机会。

他说:“我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侏儒身高三尺,我身高九尺,然而我与侏儒所赚奉禄却一样多,总不能撑死他们而饿死小臣吧!圣上如果不愿意重用我,就干脆放我回家,我不愿再白白耗费京城的粮食。”

既然东方朔把自己跟侏儒相提并论,那确实比侏儒要有用些,汉武帝于是命令他在金马门待诏。

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老来得子,封昭平君,深得武帝宠爱,但她却骄横不法,酒后杀人,廷尉不敢依法治罪,特向武帝请示。

武帝碍于法律,不好明令赦免。

于是假意哭泣,想暗示廷尉免罪。

左右大臣都看出了皇帝的用意,纷纷为昭平君求情,独东方朔故作糊涂,向汉武帝祝颂说:“圣王执政,哭赏不避仇敌,诛杀不择骨肉。今圣上严明,天下幸甚!”

此举使汉武帝难徇私情,不得不忍痛依法惩处了昭平君。

这个老哥还真的是个大牛,汉武帝喜欢他的诙谐有才华,就把他留在了身边,做了个郎官。

东方朔依仗着汉武帝对他的宠幸,经常捉弄那些宦官,因为他们只会在皇上跟前献媚讨好,还经常怂恿皇上贪欢享乐、不理朝政。

东方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宫里的宦官带一些“仙药”来,每个人发给他们几丸,并让他们当场服用,还要当场检验仙药的效果。

其实,这些仙药只不过是一些泥巴加上几味草药,或者是加上点酒、蜂蜜团成的泥丸。

不能喝酒的小太监,东方朔就故意给他们吃掺上酒的泥丸,结果,不一会,他们就脸红脖子粗,直喊浑身燥热,还有点晕乎乎的。

东方朔趁机吓唬其余的太监,看看吧,仙药就是这么灵!

年轻人吃了活力焕发,年老的吃了青春重现啊!那些老太监被忽悠的纷纷向他打躬磕头求赐仙药。

东方朔就把掺了巴豆的泥丸分给最坏的太监,还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这是去除身体浊气的仙药,吃了能够轻身延寿!

至于那些不太坏的、又馋嘴的太监,他就随便给他们一些掺了蜂蜜的泥丸,只说是仙露不多了,还有点渣渣,给他们尝一下。

久而久之,太监们竟然被东方朔拿捏得死死的,像敬奉神明一样崇敬。

东方朔自诩他的志向是勇敢像孟贲,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可是武帝一直都把他当作寻开心的弄臣看待,东方朔感慨说,我这是大隐隐于朝啊!

更加不拘小节,曾喝醉酒在大殿小解被免官,后又起用。

东方朔文学出众又精通易学,武帝有一次同众臣玩射覆,射覆就是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何物。

当时武帝把壁虎倒扣在盂中,众人猜不出来,东方朔便走上前,起卦后用蓍草排出卦象,并念出卜词说,像龙却无角,像蛇又有足,用足肢爬行,特别能爬墙,此是壁虎或者蜥蜴。

武帝揭开盂一看,众人皆叹服。

东方朔也有忠直的一面,武帝要建上林苑狩猎时,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劝武帝深省,武帝后期沉迷浮海求蓬莱,寻仙问道,东方朔也多有谏阻,临终前苦劝武帝纳忠言远小人,搞得武帝老大不习惯,以为他换了个人。

后人称东方朔有大智慧,毕竟在武帝时能受到宠信又能得到善终的不多。

东方朔还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

吃不完皇帝赏赐的饭食,就把肉都用衣服包起来带回家,弄得满身油污;

有一次喝醉酒,就在大殿上小便,因此丢了官职;

后来又热衷于娶老婆,在长安城寻找漂亮的少女,娶回家一年之后就抛弃掉另寻新欢,武帝赐给他的金银财帛,都被他用在女人身上,还乐此不疲。

但这样一副任性妄为、近乎荒诞的形象,也许只是东方朔故意摆给世人看的“人设”。

刘据想着以东方朔的才干是做不出这些荒诞的事情的。

汉武帝深谙帝王之道,执政后期更是杀伐果决,对大臣们毫不留情。

东方朔的一生,不能说成功。

虽有大志,却无计可施。却也不能算失败,相对于同时代许多人而言,他虽为滑稽戏虐之臣,却官为侍郎,位为执戟郎。

这是许多士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恩荣。并且他也得以名传后世,千载不衰。

刘据仔细的思索了一下,东方朔是什么时候死的,至少也不能现在死啊,他死了,刘据能用的人还有谁?

东方朔死于公元前93年,现在是公元前92年,也就是明年就是东方朔的死期,这可不行。

刘据脑海中涌出一个想法,拯救东方朔。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汉:魂穿刘据,开局就要被处死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