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汉:魂穿刘据,开局就要被处死 第三十七章:尉家的覆灭2(求鲜花)

“王头,怎么说,咱们是听这个小子的,让他拿到京城卖掉之后我们再拿钱财还是直接把盐砖扣留下来。”

相比于尉接的头脑火热,被称作王头的男子面对这巨大的钱财诱惑反而有些冷静。

“尉少,我觉得我们面临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些盐砖我们拿到手的话如何售卖是一个问题,当然您是尉家的人可以找到销路,但是我们这里的价格可是比不上京城的高价。”

“第二个问题就是这小子去京城了以后,诚然是可以卖出高价,可是一旦这个小子到了京城就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了,京城可是贵人数不胜数的,万一这个小子是在和我们玩阴的,到了京城之后就把我们抛了,那我们的生死就是被他拿捏了。”

“这可不是小人危言耸听,咱们尉家在尉县是只手遮天,真到了京城我们尉家可就是说不上什么话的,这一点尉少可要考虑清楚了。”

尉接听着王头的话却是不耐烦起来,听了这么多,那一点都不行,那要你是干什么吃的,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尉接还是对王头尊重一点的,因为王头的小妹是他大伯的小妾,要不是这层关系,尉县的衙役班头可还不是他王浩可以做的上的。

“王头,那照你这么说,我们是进退都不行了,要不我们还是把盐砖拿过来算了,只要这小子以后还去关东贩盐砖的话,那么我们尉县就是这小子的必经之地,这样我们就可以每次在他身上获得好处了。”

对于京城的水深,尉接还没有傻到说自己是吃的开的,但他一贯在尉县无法无天惯了,对于王头所说的话也是不以为意的。

衙役班头王浩这边也是无语了,合着他暗暗搓搓的表示,尉接这小子是一点都没听进去啊。

他的意思就是说,刘据这人说不定是京城的贵人门下,这次出来就是受着贵人的差使,如果真的是他想的这样,那么不就是得罪贵人了。

看着尉接没有听懂他的话,王头只好在解释了一番。

“尉少,我的意思是这刘据可能有点来头,您也知道私自贩卖盐砖这等事情可是官府命令不能做的,一旦抓到可就是砍头的,可这小子既然敢做那就说明是有恃无恐的,他的背后肯定有人支持。”

“这小子说他来自京城,这里面有没有京城贵人的掺和,我们是不知道的,要不我们还是好好的商量一下,或者回去好好的询问一下,等搞清楚他后面有没有贵人再说。”

尉接看着神情凝重的王头一愣,他本来就没有多傻,经由王头这么一提示也是想了起来,盐砖这个东西在大汉来说可是个稀罕物,尽管有些人是不怕风险直接莽着干,但没几个能成的。

他回忆起刘据所说的,从京城出发到关东贩卖粮食,然后在关东又购买了盐砖拉倒京城高价卖出,这一系列的操作可不是背后没有贵人的小行脚商人能干的出来的。

想着想着,尉接就自认为刘据是要坑害他们,如果跟着他到了京城,那他尉接不就成了瓮中之鳖了,京城里的贵人可不比尉县,是不认他这个尉三少的。

想通了的尉三少做出了抉择,这批盐砖他可是舍不得放手的,那么如今只能凭着尉家的身份卖给周边的县镇了。

至于刘据还是套问一下,确定一下他背后到底有没有贵人,要是没有的话,刘据这一行人就是难逃一死,不对,是有没有贵人都是难逃一死。

尉接为何对于盐砖上心呢?

这是因为在大汉,不仅仅是在大汉在之前的朝代,盐都是贵重的物品。

因为从食盐的生产,到食盐的买卖,都开始由官府管理收购。因为食盐是生活必需品,这样一来从食盐上所收取巨额的赋税。也正是这一制度的推行,齐国从此富强,甚至达到了称霸诸侯的能力。《管子》中曾有记载,当时齐国的盐价,甚至可以和黄金的价格平起平坐。

所以尉接是怎么也不会放弃这批盐砖的。

刘据这里还不知道,尉接和王头脑补的一出又一出戏,他现在悠闲的坐在椅子上,盘算着手下的将士什么时候能把周边的军队调集过来。

尉接和王头商议了一番之后就走了进来,刘据看着走进来的两人也是不以为意,心里猜着两人是不是瓜分好了利益。

毕竟盐砖这个玩意对于尉接这种人来说可是个稀罕玩意。

盐是人体身体必须的一种物质,如果长期不摄入盐分,会变得虚弱无力。

这个时代的百姓一天的工作量非常大,如果长时间不吃盐,根本无法动工。

当然草原上的民族不吃盐,这个有特殊原因。

他们主食以牛羊肉为主食,处理肉时,通常都是匆匆加工。

里面混有血和动物的乳汁,含有一定盐分,不用额外吃盐。

至于中原人口主要以谷物和蔬菜为食,必须在食物里添加盐。

事实上古代并不缺盐,只不过是政府控制盐的销售。

中间盐的价格,还有质量,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每年政府会派人来控制盐售卖,专门设立某官员,保持垄断地位。

这样朝廷不仅能增加税收,而且能够控制经济命脉。

古代的生产成本又相当的高,根据史书记载,古时候的盐大多都出自河东地区及沿海一带,光是将这些食盐运输到全国各地,就有着很高的成本费用,这就导致了食盐的价格上涨。

如果想要吃盐,有的老百姓会铤而走险,选择走私私盐,借机赚得一定钱财。

哪里有利益哪里就会有铤而走险之人,官府对于盐的控制无论怎样的严密,都无法摆脱钻空子的人,私盐贩子应运而生。由于高利润高风险,他们成为古时候最为凶悍的一类人。

如果这种方法行不通,会自己制作食盐,盐质量很难保证。

百姓吃不起盐,原因有好多种。

除了盐价格太贵,还有制盐方法技术落后等,这种就是吃不起盐主要原因。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汉:魂穿刘据,开局就要被处死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