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汉:魂穿刘据,开局就要被处死 第十一章:吕布练兵进行曲

算了不管了,金手指有总比没有强,现在的局势因为自己改变了原主的结局,变得一片模糊,这个金手指奖励可以为刘据在大汉生存下去,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

令刘据头疼的是吕布怎么安置是一个问题,吕布是一个武将,不能总跟在自己的身边做一个保镖吧,那可就有点大材小用了,刘据对于自己人身安危还是不怕的,自己可是太子,哪怕父皇再怎么不喜爱自己,自己仍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朝堂之上的小人可以用阴谋诡计陷害太子,但绝不可能派人刺杀,这就是底线,是谁也不能破坏的游戏规则。

悲哀的是,这些底线竟然是原主最敬爱的父皇汉武帝默许而定的,魂穿了这几天以来,刘据发现原主每一步做事真的就是如履薄冰,就怕是被江充等人抓住把柄,做太子做到这个地步的也是没谁了。

抛出这些暂时还不能改变的想法,刘据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安置吕布,三英战吕布,这是发生在诸侯联合讨伐董卓的战争中。

在刘据看来,当时的刘备有心抱负于天下,关羽、张飞二人各自身怀绝技,一直未得到展示,此前唯有关羽斩杀华雄初显本领,此后,刘备等三人已然名满天下。

吕布虽勇,毕竟以一敌三,最终战败。

然吕布之勇名冠三军,无人匹敌,当下第一次遭遇对手,自然令联军士气大振。

吕布作为顶级的高手,和他单挑绝对是找死,必须要多上几个人才能打败吕布。但要想在战场上杀掉吕布的话,即使是群殴,还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吕布后来面对曹魏阵营里面大部分猛将的围攻,都还可以全身而退,可见吕布的能力有多么强大。

所以,吕布的勇猛自不必多说,但刘据对于吕布的安置也不能让其他人知道,那么这样的话,只能将吕布安置在远离京城的地方,那么什么地方比较合适呢?

现在的天下,是以封国为主,和后世的诸侯拥兵差不多,把吕布安置在其他人的封国中显然是不可能的。

刘据想了一个晚上也没想出什么对策来,第二天早上,刘据双目通红的唤来李为。

作为原主的心腹,李为现在也是刘据最值得信任的人。

“李为,你知道哪里现在有流民吗?”

练兵就得有人,那么什么人是其他人不会注意到的呢?只有流民。

流民即:“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也就是由于天灾人祸,百姓为了生存,被迫背井离乡,逃往深山大泽,觅一栖生之地。因此,封建统治者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流民”。

不管是那一朝、那一代,流民都是官府最头疼的问题,不管会引起哗变,管了的话,朝廷财政又会跟不上。

因为父皇近些年来常年对外战争和连年灾荒所致,流民肯定是有的,但刘据在原主的记忆中,没有找到关于流民的相关信息,所以只能找李为。

李为作为原主的心腹,很多问题都是李为解决的,关于流民的问题,李为肯定是知道的。

李为不知道太子殿下为何会关注流民的问题,一时之间愣住了,不过很快就组织好了措辞。

“太子殿下,如今流民大多在关东一地,数量大概是达到了200多万,而且“无名数者四十万”。”

“这些流民因为官府实在是管不过来,所以有很多流民已经形成了占山为寇的现象。”

对于流民在哪里聚集,刘据是不知道的,但刘据知道流民为何会产生。

那就是官员太多,本质上又是税的问题。

因为皇帝为了更大程度的掌控地方情况,造就“如臂使指”的中央集权制王朝,就会加大官员的人数,分散权力,不让一人独占大权,而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

为了不让地方统治官权力太大,就把土地分得极小,仅仅是地方统治官加起来有两三百人之多,还不算其他小吏。

官员人数的增多,使得腐败现象难以遏制,官员俸禄成百上千倍的增长,给现在的民众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而且,由于腐败现象严重,往往上交到大汉帝国中央政府的部分只有很少,而大多数都被各级官员给贪污掉了。

但大汉帝国中央政府收不上足够的钱就会增加税收,这种税收就会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所以,古代农民作为主要的征税对象,承担了极重的赋税。一旦遇到收成不好的时候,交不上税,农民负担越来越重,迫不得已就只有逃跑了。

而假如一家逃跑了,他们家的税收就会归属于他家亲戚,亲戚如果也受不住了也就接着逃跑了。

就这样,一来二去,就造成了所谓的“流民潮”。

刘据知道汉武帝时期为了能够解决财政的问题,在桑弘羊的辅佐之下进行了一套改革,虽然说度过了财政的危机,但是也留下了很多后遗症。

桑弘羊提出的集天下国营之财补贴军备,可这对百姓来说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优惠。

所以到了汉武帝晚年的时候也是出现了天下困顿盗贼四起的情况,所以不得已汉武帝都要《罪己诏》,以此来请求得到整改的机会,也正是这时候让百姓能够得以喘息,没有造成大动荡。

但现在便宜父皇还没有下《罪己诏》,桑弘羊还没有做出财政改革,那么现在就是我刘据开始抢人的时候到了。

“李为,太子府里还有多少粮食和金银?”

“太子殿下,府里还有白鹿币500张,半两、三铢、五铢钱统100万贯。”

这里又是刘据的盲区了,刘据不得不查一下原主的记忆。

汉朝时期铜钱有八种,其实有些钱只是使用的时间不同,名称相同。实际上可归纳为三种钱:半两、三铢、五铢。

汉半两的重量是千变万化的,有些半两钱,身小肉厚,文字也没有规则,大家认为这类半两是汉初半两。

汉初半两钱是比较大样的,而且肉薄,文字也扁平。

三铢钱只用了几年,数量不多,五铢钱的种类就多了,普通五铢钱的正面和背面都有外廓,这是和以前的钱币所不同的。

五铢钱中也发现有少量是光背的,这是最早的五铢即元狩五铢。

汉武帝以后的五铢钱只有宣帝五铢可以辨别。

它的特别就是五字相交的两画向内收,外廓比较宽,而且往往有其它记号,比如内廓上面一划,或下面有半星等。

五铢钱是历史上用得最长久的钱币,因而铸造量大,钱币数量众多。

由于私铸的钱币越来越多,市场上各种钱币杂用,很不统一。

老百姓用钱,在郡县之间就有所不同,有的因用轻钱,一百个钱还要贴补上若干。私铸的钱币偷工减料是不足为奇的。

有一种钱,轻小得象榆树的果实榆荚[jiá颊]一样,而中间的方孔又特别大,不小心就碎成四爿[pán盘];它的重量只有二铢多,竟在上面还铸明半两。

但这个时候钱还是有一定购买能力的,汉简里记载“小奴二人”只值3万文,“牛车二辆”只值4000文,“田五十亩”也不过值5000文,这是边远地区的物价。

长安一带价格最高,一石粮食价格不过100文,《汉书》记载,名将李广的哥哥、汉武帝时代曾当过丞相的李蔡,私下盗卖了京郊阳陵墓葬土地三顷,总地价也才40万文—即一张白鹿币的标价。

这个白鹿币就是一个荒唐的产物。

一亩这种当时“顶级墓地”,价格也就1500文上下,而同时代的文献显示,“一类地区”顶级农地的价格,一亩也不过3000文,一张白鹿皮,居然堪比100多亩最好的农田。

可想而知,如此“大面值钞票”拿出来发行,又有多少人有能力“接盘”,如此大的“面额”,又如何能在市面上流通?汉武帝君臣千算万算,唯独漏算了“市场用不起”这一道,只得“强买强卖”,规定诸侯朝觐必须进贡白鹿币,也就是说,他先把白鹿币按40万文一张的价格卖给诸侯,再让这些诸侯把白鹿币原物奉还,等于白讹人家一大笔钱。

可这诸侯的数量,怕还比不过上林苑中白鹿的数量多。这些白鹿币又不断在皇帝和诸侯间循环打转,“鹿皮积压”问题,是无论如何无解的了。

李为禀报的太子府财产可以养活多少流民,刘据大致的估算了一下,应该五万人不在话下,如果可以通过手段把白鹿币换算出去,养活十万流民,刘据也是有信心的。

这个时代什么最重要?人,才是最重要的,原主要是有一支精兵悍将在手,直接就可以学着李二,来一场华丽丽的改变。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汉:魂穿刘据,开局就要被处死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