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名场面缔造者 第32章 年后

贞观元年是多事之秋,长安城更是是非之地,哪怕在年末的最后几天乃至次年年初,长安城也少不了大新闻。

“天下第一少年郎裴律师殴打西突厥特使,关入大理寺大狱。”

“义安郡王、利州都督李孝常及其党羽,问斩于西市,仅长孙安业一人,因皇后求情改为流放边关。”

“应国公、豫州都督武士彟,调任利州都督,稳定乱局。”

“东突厥特使入京面圣,言:颉利可汗禁止大唐与西突厥联姻。”

“京兆韦氏韦义节赴京兆杜氏退婚,取消其女与杜淹之子的婚约,声称:‘佳人配英雄,焉能嫁狗熊’。”

“易卖超市新年上新货,多套桌、椅、床、柜预售中。”

长安城百姓乐此不彼地看起了热闹,这些大新闻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各坊的货郎则成了消息灵通人士,是各坊百姓打探谈资的不二人选。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贞观二年正月初三。

万年县,崇仁坊。

新任的崇仁坊货郎王小二刚进坊门,就被一堆百姓围了起来,正月初二到初四是年假,休沐在家的人多,来王小二这看热闹的也就多了。

只见王小二正不慌不忙地从背后取下一张太师椅,一如既往地推介起易卖超市的新商品。

“各位父老乡亲,今日小二我又带好宝贝来看大家了。”王小二热情道。

“什么好宝贝,不就是一把椅子嘛。”

顿时就有刺头嗤之以鼻,几天前,王小二已经推介过椅子了。

“就是就是。”围观百姓纷纷附和。

王小二神秘一笑,轻轻抚摸太师椅的纹路,道:“诸位,这把椅子可不简单啊,他是有来路的。”

“什么来路?你倒是说啊。”刺头向来都是急性子,忍不住催促道。

王小二见围观百姓也开始好奇起来,这才道:“上次我和诸位提过,坐椅子相比于跪坐卧榻,不伤膝盖,而眼前的这把椅子,它更宽敞、更精致、更文雅。”

“但更重要的是,这是天下第一少年郎裴大公子亲手为其父裴司空做的椅子,浓浓孝心,天地可鉴。”

“我们易商行和裴大公子的关系各位都清楚,姜大掌柜亲赴大理寺大狱,向裴大公子申请了此款椅子的售卖,让天底下的少年郎都有孝心可表。又因此款椅子和裴司空所坐一致,故而我等货郎亦称其为‘三公椅’!”

“所以诸位,逢年过节送长辈什么?要送就送与裴司空同款的三公椅。长者坐三公椅,体面,儿孙送三公椅,孝顺~”

围观百姓听得是连连颔首,有几个富裕之家的少年郎开始掏钱向王小二预定,也有寒门之家的少年郎默默记住三公椅的样式,准备自己买木头亲手去做,毕竟易商行卖的东西向来不便宜,他们消费不起。

这也是裴律师一再嘱咐的,易商行只凭质量和品牌取胜,赚富人们的钱。

若有仿制的百姓或工匠,便任他们仿制,让底层百姓也有机会体验新兴事物。

围观百姓中,三个看了许久的身着丝绸华服的中年人,不声不响地退了出去。

远离人群后,正中的中年人由衷叹了口气,道:“我本以为裴律师的货郎,只是商贾之用,而今看来,操纵民心的本事,可不小啊。”

左侧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笑道:“陛下何须忧虑,这江山是金戈铁马打下来的,可不是民心抬出来的。”

右侧瘦削的中年人不认同道:“辅机,打江山和守江山可不是一回事,杨广不顾民心,一味东征西讨,换来的可是隋朝二世而亡。”

“克明,你又不是不知我真意,何必出此言论挤兑我呢?”左侧中年人苦笑道。

三人的交谈,也暴露了他们的身份,正是微服私访的李世民、长孙无忌和杜如晦。

李世民不置可否,只是突然问道:“裴律师还在大理寺狱?”

“是,已经关了五日了,太上皇、太子、裴司空、赵王和汉王等相继派人质问刑部和大理寺,为何还不放人。”杜如晦头疼道。

他想不通,明明是裴律师把真珠统俟斤给打了,

怎么搞的像含冤入狱一样,这么多人来说情。

“汉王?”李世民目光闪烁。

太上皇因好基友裴寂的关系,视裴律师为子侄,说情很正常。

太子为储君,裴律师又有太子友的官身,说情也很合理。

赵王李元景是裴律师的姐夫,说情更是名正言顺。

可汉王替裴律师说情是几个意思?

汉王李恪是李世民的三皇子,乃前隋公主杨妃所生,素有贤能之名,他替裴律师说情可算不得小事,这是有夺嫡之心啊。

毕竟,仅凭裴律师以一敌千的武力,没有人会怀疑,得到裴律师拥护的皇子,不能再现一次玄武门之变。

长孙无忌更是目露寒芒,太子是他的亲外甥,即便出现皇子夺嫡,也必须是长孙皇后所生,否则他这个舅舅不介意亲自下场,为外甥们扫清障碍。

杜如晦默然,他深知此刻揭露汉王李恪所为,对李恪而言并不公平,但他总领东宫兵马,算是太子李承乾的半个老师,于情于理,他得帮太子稳固储君之位。

沉默许久,李世民开口道:“辅机、克明,近些日子玄龄和朕提及诸皇子改封一事。朕本想改封李恪为蜀王,遥领‘益州大都督’一职,督八州军事、三十六州政事。你们如何看?”

“陛下,让蜀王就藩吧。”长孙无忌慎重其事道。

就藩就是让皇子去自己的封地,汉王李恪改封蜀王又是益州大都督,就藩自是去剑南道益州。

虽说李恪就藩后,有可能会培养自己的班底,可在长孙无忌看来,这都不重要。

京师为三都之首,它的人才只有东都洛阳和北都太原能勉强比肩,其余地方的人才与之相比是一个天一个地,李恪就算把整个益州的人才都纳入他的班底,也不过一个强点的诸侯罢了。

可若是留李恪在京师,万一裴律师真和他看对眼了,那可就棘手了。

一个连天下第一少年郎都心悦臣服的皇子,其声望足以威胁储君,天下才贤都会争相投入他的门下。

所以,就藩无疑是最合适的应对措施。

杜如晦连连点头,他也觉得此举甚妙。

李世民颔首,算是认可了长孙无忌的提议,毕竟在贞观前期,太子李承乾就是李世民认定的储君,无人可以动摇。

“去大理寺狱,朕倒要瞧瞧,裴律师被关了几日,有无悔改之意!”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名场面缔造者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