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中,李恪站在李承乾身后,虽然极力要做到和光同尘,但是毕竟那飞天一出实在是太惊世骇俗了,没人敢忽视李恪。
李世民看了看自己的小弟们,道:
“各位爱卿,突厥又犯边了,不知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既然边关战事紧急,老臣愿往!”
一声不卑不亢的声音想了起来。
李世民抬头看去,顿时大为感动。
只因那人正是李靖,再看着其他一群尸位素餐的人,李世民悄然握紧了拳头。
坐于台上,李世民看的分明,就在他刚才说完话时。
那群人或是不屑,或是幸灾乐祸,亦或是不以为然。
李恪想了想,立刻出列,道:
“父皇,儿臣也愿意前往边关,与突厥人一战。”
“人皇,人皇,也有我。”
猫咪大小的啸风冲进来,急切的道。
李世民看了看李恪,心中极为不舍,毕竟刀剑无眼,要是自己这个儿子……………………
呸呸呸!!!
李恪似乎想到了什么,道:
“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得胜回朝,长安有儿臣老师镇守,耽误不了事。”
什么???
李世民直接站起来,震惊的看着李恪。
李恪的老师来了。
李恪的老师那不就是太上老君李耳吗?
“三郎,三郎,你是说你的老师太上道祖来了。”
李世民急切的道。
李恪想了想,道:
“不错,师尊是宴会结束之后,来看看我,顺便考究我的修为…………”
“一派胡言…………”
一道声音响起。
众人试之,居然是礼部侍郎黄英杰。
“老不死的,你是在找死。”
李恪说着,手中雷电一闪,一道闪电直射黄英杰。
下一刻,那道闪电就消失了,一个老者出现在大殿之中,一派仙风道骨。
“道,道祖老大,我先跑了。”
啸风尖叫道。话还未说完,就被老道抓在手中,老道笑道:
“小子,我可不是那种神仙,不会在背后捅你刀子。”
看到李恪,衣袖一卷,李恪立刻跪不下去了。
这老道正是李恪手下排名第二的道器——太古神炉。
不是不想让人皇笔来,实在是人皇笔气质不对,不符合道家气质。
人皇笔在上古,参悟天人之道,远古人皇用其秉笔直书,阐述千秋功德伟业,集亿万生灵愿望为一体,一身的帝王之气,出来实在是太不合适了。
“还请师尊先回到王府,待徒儿斋戒沐浴之后,再请…………”
“徒儿,为师其在乎俗礼面子?难道在草庐之中,我就不能教你仙道,赐你长生吗?刚刚你是妄动无明,实在不该。”
那老道道。
其实李恪能进步这么快,这些道器都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太古神炉和大荒神炉虽然不是杀伐之器,缺少作战经验,在指点李恪修炼过程中,提升了李恪的实力,但是李恪整体的作战风格却是攻不足而守有余,重平衡而少杀伐。
不是说这样有什么不好,但终究选择要少上一些,局限多上一点,而且仙道之道终究是要依靠杀伐来前进。
虽然两大器灵的武道指点之路有一定的缺陷,但是确实是真心诚意的教导李恪,而且啸风他们也得到过这两大神炉指点,所以当的起李恪和他手下这声老师的称呼。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李恪和大荒,太古神炉的关系就像那个段子。
你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不是的,我的数学是一个高中生教的。
但是,他真的交给了我一切他所知道的。
而且,他真的很努力。
太古神炉看了看脸色已经发白的那人,温和的笑了笑,道:
“人皇,既然我徒儿要去战场,就让他去吧!”
“是,是,是。”
李世民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了。
老道似乎想到了什么,道:
“人皇,不知能不能给老道一粒麦种。”
“好,好,道祖稍待,王德,去取一,一粒麦种来。”
李世民道。
…………
不多时,王德将麦粒种子取来,道:
“道祖,不知您老人家要什么麦种,我取来了一袋麦种,合计一千余粒。”
太古神炉器灵点点头,道:
“好,好,这么多就可以了。”
转过头去,对李靖道:
“李靖,待老道为你为变出五十万担粮草。”
只见一道玄黄之气闪过,一个眨眼,空中之中就长出了千余根嫩苗,抽芽挂穗,成熟结实!
看到种子成熟,所有人心里一阵懵逼。
这些麦子在成熟后,穗子里的果实又落入继续发芽生长,周而复始。
不到一盏茶功夫,就仿佛生长了近百个轮回,随着器灵手指一点,似乎已经有一双无形大手,开始了收割,晾晒,脱壳等数个工序。
此时五千余万斤的小麦和其余残留物化为一条黄龙,钻入十枚早已准备好的戒指中。
器灵微微一笑,十枚戒指飞到李世民面前:
“人皇,这十枚戒指,五枚装的是粮食,其余五枚分别是麦秆,谷壳,麦糠。可用作骡马之食。”
李世民:……………………
李恪一愣,连叫了几声父皇。
李世民才反应过来,连声道:
“多谢道祖,多谢道祖。”
所有人都懵逼了,这老头,不,这老神仙真是道祖。
李世民看向李恪,道:
“三郎,你今天立下大功了,要什么赏赐,朕一定满足你。”
李恪想了想,道:
“父皇,还是算了。
权势,这个对儿臣就是粪土,金银,儿臣懂点金术,也是粪土。
父皇要是想赏赐儿臣,就给孟姜妹妹一个封号吧!
毕竟其余几个妹妹都是一出生就有了封号,孟姜妹妹今年都五岁了,还没有封号。
这件事就以太子哥哥的名义发出去,儿臣连个名就可以了。”
李世民一愣,李恪说的他也知道,也知道亏欠自己的那几个儿女。
但是他心中就是过不了那道坎,毕竟自己后宫里面的那几位身份都太特殊了。
称帝之前的李世民,对小妾的要求,只要是漂亮就行,对于出身不在乎,才会出现现在自己四位妃子有两位女犯人的情况。
称帝之后的李世民,依照礼制他给了小妾韦珪和阴氏妃子名分,但是对她们也颇有微词。
李恪前世看《资治通鉴》时,可是知道自己这个便宜老爹曾经向官员抱怨,说自己的后宫犯妇太多。
看到这里时,李恪对李世民可谓极为鄙视。
而李世民确实是对不起这些庶出的子女,比如韦珪的女儿李孟姜,历史上一直到贞观十五年才被册封为公主。
一般的情况,皇帝的女儿出了襁褓,就要册封为公主,比如李丽质,豫章。
而历史上,李孟姜却是到了18岁才被册封为公主,由此可见,她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存在感很弱。
李世民懵逼了。
自己这个儿子真是圣人,舍己为人,不看重任何名利???
但是此刻道祖还在身边,李世民也不好询问李恪,道:
“三郎,这几年国事繁忙,朕给忘了,无忌,克明,你们二人立刻办理此事,不得有误。”
“是,陛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