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刚要造反,你说我是皇长孙 第八章 文武全才,一诗惊花魁【求鲜花】

“老爷子,今晚我找秦淮八艳来陪你喝酒,保准你满意!”

朱涛兴致勃勃的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有些懵逼,他当了二十多年皇帝,请他干啥的都有,就是没有人敢请他去青楼。

对于朱涛请他逛青楼,他并不十分反感。

大明文人雅士都喜欢逛青楼,还美其名曰去寻找灵感。

也不知道青楼有啥灵感?

难道看到白花花、看到大大大,文思如泉涌?

虽然不反感,可朱元璋还是没有言语。

毕竟眼前这个朱涛极大可能是他孙子,带着孙子去青楼,以后传出去可不像话。

见老朱头不言语,朱涛调侃道:“老爷子,不会是怕见了秦淮八艳把持不住,临老入花丛吧。”

这话一出,朱元璋受了刺激,喝道:“老夫这辈子什么美人没见过,几个花魁且能入了老夫法眼!”

说完,扭头往外走。

朱涛看目的达到,赶紧跟着出了宅子。

带老朱头去青楼是他深思熟虑的,不是米青子上脑。

后世网络流传人生四大铁,分别是: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分过脏,一起P过C。

同过窗很好理解,同学嘛,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纯友谊。

扛过枪也好理解,战友那是能把后背交给对方的,那是可以相互信任的。

分过赃则是利益捆绑,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俱荣俱损。

至于一起p过c,那就是把人性丑恶面展示出来了,而且如果不信任对方,能一起pc吗?

……

半个时辰后,朱涛和朱元璋来到秦淮河。

在他们面前是一座四层的高楼。

高楼悬挂着一串巨大的灯笼,灯笼上写“松竹馆”三个大字。

看着松竹馆三个字,朱元璋点了点头道:“有些韵味。”

朱涛笑道:“老爷子,白天我就大听清楚了,松竹馆是秦淮河最大的青楼。

里面有个叫兰心蕙的姑娘艳冠秦淮两岸,而且这姑娘还弹的一手好琴。”

“不错,不错,你小子有心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跨步走近了松竹馆,朱涛紧随其后。

二人一进松竹馆,一个半老徐娘老鸨迎了上来。

开青楼十分考验人的眼力,看到朱元璋和朱涛二人,老鸨眼中就是一亮,知道来了大凯子。

朱元璋不用问,当今圣上,虽然穿着普通,可气质那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

朱涛呢,前世靠玩嘴皮子忽悠来不少钱,这一世更找了个好干娘,也不是差钱的主,气质这一块也拿捏的恰到好处。

“来人啊,没看到贵客临门吗!”

老鸨一声高喊,十几个漂亮姑娘走了出来,把二人围了一圈。

一般庸脂俗粉入不了朱涛的眼,更入了朱元璋的眼。

朱元璋连话都懒得说,扫了朱涛一眼。

朱涛会意,对老鸨说道:“妈妈,听说你们松竹馆有位叫兰心蕙的姑娘,请让她出来一见。”

听到“兰心惠”三个字,老鸨眼皮直跳。

知道这是来了两个超级大凯子。

不过却露出一脸难色道:

“公子见谅,心惠姑娘平素不见客。”

看到老鸨推诿,朱涛淡淡一笑道:“我大老远从莱州来,妈妈还是请出来见一见吧!”

朱元璋一听十分不耐烦,喝道:

“啰嗦个甚,不就是待价而沽了吗?钱老夫不会少一分。”

老鸨道:“老爷公子呦,真冤枉老身我了。心惠姑娘真的不见客,除非……”

“除非什么?速速讲来。”

朱涛道。

老鸨叹了口气,说道:

“不瞒公子说,自打心惠成了名,所结交的都是文人才子。

不知中了什么邪,定下一个规矩,如果想见她,必须做出一首满意的诗或者词。”

哦,有点意思!

朱涛笑了笑,说道:

“不就是吟诗作词吗,这不是小菜一碟吗!

笔墨纸砚伺候!”

“口气不小,一会看你怎么收场!”

老鸨露出鄙夷之色,心中暗自腹诽。

不是老鸨小看朱涛,这半年来不少才子慕名而来,可过关的却寥寥无几。

朱涛也不废话,提笔在纸上写了龙飞凤舞的两行字。

“给兰心惠送去吧!”

放下毛笔,朱涛满意的看着纸上这两行字十四个字。

这一下,不仅老鸨露出鄙夷之色,周围的人也都露出不屑之色。

“长得俊俏,字也不错,谁知道却是个草包!”

每个人心里不约而同骂道。

不怪松竹馆的人如此看朱涛。

那有人作诗就做两行,就十几个字,当这是做写联呢?!

老鸨撇了撇嘴,示意丫鬟给兰心惠送去。

目送丫鬟拿着宣纸上楼,朱涛说道:“还不准备好酒菜,心惠姑娘马上就下来。”

听了这话,所有人都暗地给了一个白眼,朱元璋例外。

他完全被朱涛的文采所震慑。

文武全才!

朱元璋心中涌起这四个字。

他知道,就凭这十四个字,这个可能是他孙子的年轻人将要名震大明文坛。

他也想象得到,一旦那个叫兰心惠的名妓看到这十四个字会有怎么样的反应。

果然,过了仅仅一盏茶时间。

“砰砰砰……”之声响起,一个绝美的女子从楼上飞速跑来。

绝美女子一下楼,火急火燎的喊道:

“这两句诗是那位大才所做。”

.........

.........

求鲜花,求评价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刚要造反,你说我是皇长孙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