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逆袭变装,女神后悔当年不懂事 第二十九章 很容易上钩?

范言假装不知道具体情况,走了过来之后,就先道歉:“这位先生,这位女士,如果我们店里的工作人员有什么得罪的地方,我代她向您道歉。”

沈清河一向都是对事不对人的,淡淡的回答:“没有,只是你们推荐的写字楼我不喜欢而已。”

“这位先生,我是这里的店长,我叫范言。不知道怎么称呼您?”

“我姓沈。”

沈清河一开口,范言就知道自己猜测是对的,眼前这个人就是房东降价想卖的客户。

“不知道您对写字楼有什么要求?”

“好意思来抢吗?”

曹秋曼在心里吐槽了一声,知道范言是要来抢订单了。

但曹秋曼很无奈,沈清河这个订单,她可能真的是做不成。

她态度都这么好了,沈清河居然不给面子,真的让她觉得非常的愤怒。

“也没什么太多的要求,大概四五百个平方,地段好一点就行了。”

“清河,你的要求我刚刚说的那个写字楼他都符合。”

这次开口回答的是苏婧蕾:“我们沈总一向不喜欢给自己增加麻烦,你们的这一套写字楼降价幅度实在是太大了,让人无法产生信赖。

“我们沈总只想买一个让人安心的写字楼,所以你就不要再跟我们纠结了。如果你们店里没有合适的其他写字楼推荐,我们可以去别的中介看一看。”

“还有人不喜欢便宜的写字楼的?”

范言在旁边愣了一下。

他还以为曹秋曼说话的时候得罪了客人,却没想到是客人不喜欢他们手头上那一套特别优惠,佣金又高的写字楼。

虽很不理解,但是范言也开口劝说:“沈先生,秋曼给您介绍的写字楼绝对没什么让人不放心的问题。房主是诚心要出售这套写字楼,如果你要买写字楼,那么真的不要错过这套写字楼。”

“我估计如果沈先生真的要买,价格是可以谈的,房主的心理底价我估计是在2500万左右。”

范言说话很有艺术,没有把曹秋曼的话给拆穿。

“算了吧。你们中介极力推的写字楼让我觉得猫腻挺多的。”

范言立刻严肃地回答:“沈先生,我可以拿我们连阳中介公司的名誉来担保,这个写字楼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我们中介在帝都的中介市场里面绝对是口碑数一数二的,我们从来不做坑客户的事情。”

“你们中介出了问题,只会甩的一干二净,我没那个时间跟你们打官司什么的,我只需要安安心心的一套写字楼。”

“沈先生,请给我一次信任的机会,这套写字楼绝对没有问题的。卖家需要资金,而你又能买到更加实惠的写字楼,何乐而不为呢。”

“我可以帮您联络卖家,我相信卖家是愿意做出一定承诺来让您信任他的。”

根本不等沈清河推脱,范言就拿出了手机,准备打电话给房主。

“难道真的是一套物美价廉的写字楼?”

沈清河有点不确定地看向苏婧蕾。

“我也不太清楚,要不我们听听对方怎么说吧。沈总,说不定我们是真的运气好捡到漏了。”

苏婧蕾都这么说了,沈清河觉得就听听卖家怎么说吧。

与此同时,在龚开宇的别墅。

龚开宇才刚刚睡醒,在客厅吃饭,外面就想起了门铃的声音,家里的保姆开门,就走进来了一帮人。

这是昨天一起来聚会的叶振安等人。

“你们怎么一大早就过来了?”

“过来看看情况,怎么样对方有没有上钩啊?”

周舒雅率先开口。

“怎么你也知道了?”

龚开宇昨天晚上商量这个事情的时候,周舒雅和王秀璐他们七个女孩子是提前跟苏婧蕾离开了的。

“当然是听叶振安他们说的了。这么有意思的事情,你们也不跟我们说一说。”

几个人也是想要见一见苏婧蕾口中的沈清河。

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当然不想错过,毕竟平常肯定是没那个机会的。

因为沈清河跟他们不认识,怎么可能随便的接受他们的邀请,所以叶振安才会想着花点钱,来获得这一次认识的机会。

最关键的是,平常要是一起吃饭,是朋友聚会,你不能在吃饭的时候针对人家吧?

所以在这种比较商务的场合会合适一点。

“你们嘴巴真快。”

“这又没什么关系。反正她们又不会跟婧蕾说,对吧?”

“这是当然的了,我们当然不可能跟婧蕾说了。”

周舒雅几个人立刻开口保证。

她们知道龚开宇这一次都让叶振安来代替他假装是这个写字楼的卖家会一会沈清河,怎么可能把这次的事情告诉苏婧蕾。

如果真的告诉了苏婧蕾这次是特地安排的,苏婧蕾肯定会跟他们没完的。

“只要你们别告诉婧蕾就好。”

“我们不会说的。事情怎么样了,婧蕾的老板有没有上钩?”

“不要着急,会上钩的。”

因为写字楼又不是单独的在一个中介卖,是放在很多的中介卖,只要是沈清河去找中介买写字楼,就逃不开他的手掌心。

在龚开宇刚说完,手机就响起了电话声。

叶振安拿起桌上的电话一看,发现是中介打来的:“果然,上钩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已,电话来了!”

“开免提。”龚开宇立刻提醒叶振安。

因为是让叶振安假装成这个写字楼的业主,龚开宇当然不能接电话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逆袭变装,女神后悔当年不懂事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