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问题是挖沟的时候要防备御营突围,这也是他让王离率精锐骑兵在御营附近骚扰的目的。
效果也很不错,御营中觉察到了异常,也派了几队骑兵出来侦查,但都被王离他们给打回去了,现在只敢紧闭营门不敢出战了。
王离在扶苏面前嚣张地耍着手里的长刀,卖弄自己的武勇:“御营这些兵都是样子货,连冯喜都不如。平日里牛气哄哄的,一打就跑。这次就让他们知道,钉子是铁打的,九原军才是天下第一!”
此时御营里正在爆发激烈的冲突,赵高对御营兵马的表现很不满,和冯劫大吵了一架。
赵高完全没有了风度,死死盯着冯劫:“冯大人,现在御营被叛贼包围了,为什么不出击把他们击退?”
御史大夫也不是善茬,他都没正眼瞧赵高:“将士们已经出击过多次了,我们的骑兵太少,冲不出去。敌人的兵力比我们雄厚的多,还是先守住营寨,固守待援。”
“人都冲不去哪里来的援兵?就眼睁睁在这等死?”
“那要不中车府令亲自带头冲锋?我可以为赵大人准备兵器甲胄。听说赵大人车技了得,必能冲出重围,马到成功。”冯劫嗤笑道。
赵高被顶的脸色铁青,一甩袖子回中军大帐了。双方算是正式撕破脸皮了。
冯喜回营后偷偷联系了些好友在营中放风,开始出去的两拨兵马还算意思意思打了几下再撤,后面根本催不动,肯出战的人越来越少,军官不是说旧疾复发就是装备不足。
大伙都觉得对面也是秦军,九原军可是野战精锐,把匈奴人都打的没地跑,自己还是悠着点。
听说还是长公子亲自领兵,陛下一直不露面,这里面水很深,大人们之间的事没必要掺和。
官兵们都是远远的放几箭,吆喝两声就收兵回营,也算对得起始皇帝给的饷了。
九原军也没放过这个机会,吃饱喝足的民夫们在里正、亭长们的带领下,点燃火把照明,开始挥起锄头挖起土来。
要说民夫们还是实在,这年头也没什么加班费,一门心思挖掘壕沟。
工程进度很快,在御营士兵的眼皮底下,挖沟大军气势十足,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火头军们也加班加点煮宵夜,给民夫和监工的军士们加餐。民夫们饿了就去吃,吃饱了休息下又去干活。
冲着有菜有肉的伙食,加上身边不断巡逻的士兵,大家伙都下了死力气,没人敢偷奸耍滑。
天蒙蒙亮的时候,御营内的随扈官员们惊讶的发现,离大营不远的地方,肉眼可见的出现了一条壕沟。
一些李斯的亲信都紧张起来,赶紧向他报告。可李斯也是满头包,昨天开始,冯劫统领的御营军马就不怎么听招呼了,其他平日和自己不对付的官员现在更是躲在营帐里不露面。
中军兵马太少,赵高胡亥也不敢放出去,要留着保命用。所有的事都要李斯一手维持,他感觉无比的疲惫。
忙碌了一夜的民夫和士卒都去休息了,新换上来的人又开始紧锣密鼓的干活。
除了闻喜县,连安邑周遭的百姓听说长公子重金招民夫,也都纷纷赶了过来。
负责后勤的涉间有些为难,他怕人太多了供不起粮,给长公子抹黑。扶苏听说后,豪爽的表示来多少都收。
他盘算过,整个河东郡人口也不到百万,总不可能全河东的人都跑来干活吧。哥可是有钞能力的!
除了壮劳力,还有些家里困难的老弱妇孺纷纷赶到大营门口,跪在地上求份活计。他们也想来上工,干些轻一点的活,不求工钱,给口饭吃就行。
扶苏也没好意思让人回去,一股脑都收下了,让他们干些捡柴烧水、洗衣送饭的轻松活,饭管饱,每人一天再给一斗米。
消息传出,许多百姓都痛哭流涕,人均文盲的他们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表达对扶苏的感激,只是更加卖力的干活。许多人干到脱力了才肯被换下休息,大家都很珍惜这次的机会。
工地上招人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附近的乡里:长公子招民夫,男女老少都要,管饭!发粮!
半个河东郡都被惊动了,百姓们扶老携幼,都投奔扶苏找饭辙来了。
河东郡守第二天上午就接到了闻喜县令的报告,他了解一些内幕,既不敢去找扶苏问个明白,也不敢派郡兵去蹚浑水。左右为难之间,郡守大人在书房内不慎摔伤了腿,昏迷不醒,需要卧床静养三个月。
闻喜县令收到消息后,也是头皮发麻,万般无奈之下,只能用砚台把自己脑袋砸破,包扎的和木乃伊一样,对外宣称不能理事,也装起了鸵鸟。
郡守的举动其实也是救了自己,在通往御营的几处要道都有九原军的精锐铁骑驻守。以郡兵的装备和战斗力,九原军一个打十个都是轻轻松松。郡守也算是歪打正着,救了手下人的性命。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