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两世王爷 第22章 船

小说:两世王爷  作者:千万阅读  回目录  举报

水军在新校场日夜操练,盐场也在不停地制盐。

这是赵亮当下最关注的两个地方!

有赵四、刘洋和黄涛他们看着,一切进行得还算顺利。

还有一件大事,是赵亮最牵挂的。

这件事对赵亮之后的计划有着重要影响。

虽然赵亮已经越来越有王爷的气度,平时喜怒不形于色,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内心的焦急和担忧。

自从前段日子各地来买盐的人离开之后,赵亮就在掐着手指头数着。

派去各地请造船师傅的人也陆陆续续回来了。

造船师傅都是苦把式,要么一天到晚泡在水里,要么顶着大太阳在船场里一干就是一天。

就是这样,一年到头下来,也攒不了几个钱,平常也只够一家老小勉强糊口,难得吃上几会盐。

现在北方被金人占了,各地兵荒马乱的,断了盐路,更是许久没见过正经的盐粒。

如今听说到干越城干活,不仅一日三餐管饭,还可以领到用盐支付的工钱,大部分人都动了心思。

差不多已经有近五百人的造船师傅从各地赶着了城里。

南宋造船的工艺已经非常成熟,造船的师傅们都是经验丰富,按照赵亮的要求,分成几个班组,日夜赶制新船。

但是赵亮要的都是大船,既要能经受得住彭泽湖上的大风大浪,又要能扛得住大海上的狂风巨浪,还要能具备水面作战的能力,要打造大宋的“航空母舰”。

新船要求高,自然工期就长,起码要半年以后才有可能下水。

时间宝贵,他希望水军能够尽快形成战斗力,船必须要越快越好。

所以赵亮之前让人给来买盐的众人放出风声,他不要金银珠宝,也不要香车美女,他只要船,而且是大船。

只有船,才能从他这里买到盐。

船越大,越结实,战斗力越强,买到的盐就越多。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该有船到了吧。

赵亮日盼夜盼,可是却没盼来一艘来换盐的船。

赵亮心里开始打起了鼓,难道自己用盐换船的算盘要落空了,还是那些地方都没有大船啊。

不应该啊,这里靠着浩淼的彭泽湖,彭泽湖又连着长江,这水中来来往往的不都是船吗?

那为什么没有人开着船来换盐呢,难道是他们觉得船的价值比盐还要高吗?

就在赵亮开始胡思乱想,整天茶饭不思,坐立不安的时候,终于盼来了第一艘大船。

这艘大船从信州府沿着信江顺流而下,一到干越城码头,船上的人就要求求见宁王爷。

赵亮早已在码头安排了人,并且交待如果是有外地来的大船,第一时间向其禀报。

所以码头的人根本不敢耽搁,马上引导他们到了县衙。

为首的那人是信州府的知府,姓钟名业,是个干瘦的小老头,留着山羊胡子,脸上的皮肤就像是黑树皮似的,一双眼睛到处滴溜溜转。

钟业存了打听干越城盐矿的心思,一路上不停地问东问西,东张西望,奈何干越城像是铁桶一块,竟是没有一个人向他吐露一个字。

钟业到了县衙,见到了赵亮,带着随从等人毕恭毕敬地跪倒在地:“下官信州府知府钟业,拜见王爷!”

赵亮初一见到这人,难免生出厌恶之心,俗话说相由心生,这位钟业是已近花甲之年,但毫无慈祥、睿智之感,相反还有些猥琐。

但是这毕竟是第一个带船来交易盐的人,何况又是一府知府亲自前来。

赵亮还是打起精神,将厌恶的情绪暂时压下来,端起茶杯,边喝水边说:“都起来吧!”

“谢王爷!下官听闻王爷少年英雄,足智多谋,爱民如子。大宋有您,只是大宋之福,百姓之福啊。

下官此次前来,是恳请王爷体恤信州府百姓的疾苦,赏赐一万斤盐解救府中百姓。下官代信州府几万百姓叩谢王爷!”

钟业说完又要跪倒在地。

赵亮听完,心想“我呸,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呢。你空口白牙,几句漂亮话,就想从我这骗走一万斤盐,做你的白日美梦去吧。”

脸上却装着波澜不惊的样子:“钟知府一心为民,亲自前来这小小的干越城买盐,本王很是欣慰。

大宋有成百上千的州府,有千千万万的子民。本王是大宋的王爷,对于大宋的所有州府,所有子民,必须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啊。

如今钟知府你求本王赏赐你一万斤盐,其他州府也来求本王赏赐一万斤盐,那就要上千万斤的盐。

可是本王就是把血全部吐出来,也只有两三万斤的盐,你让本王如何是好啊?

是本王无能啊,亏对了我大宋这成百上千的州府,千千万万的子民!”赵亮装出一副痛心疾首,十分愧疚的样子。

钟业听完,顿时汗如雨下:“下官冒昧了,下官该死!信州府全体百姓已断盐近十日,下官已将全府最好的大船带来,如何分配,但凭王爷裁断。府中百姓无罪,请王爷开恩!”

赵亮满意地点点头,亲自前往码头查看这信州府的大船。

船长约20米,宽约3米,差不多有两层楼高,可载水手三十人,可载军士近百人,整体比较完好,加装火炮等之后,就能形成有效战力。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两世王爷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