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过调查,昨天晚上张恩举和几位好友一直在诗魂社喝酒到深夜才归。
张恩举和天鸿书院的几位同窗创建了一个诗社,名叫诗魂社。
平时没事便聚在诗社里饮饮酒做做诗,一待就是深夜。
昨夜亦是如此,所以张恩举被烧死在从诗社归来后。
包拯让陆捕头将昨夜在诗魂社聚会的人员都找了过来,一一的询问。
他们都说昨晚饮酒作诗在深夜,散了后就各自回家了,而且都给出了不在现场的证人。
可是,唯一让包拯产生怀疑的是一个名叫代坤的书生。
他给出的到家时间十分的含糊,而且回到家里只有自己年迈的母亲可以作证。
母亲给出的证词也十分的不清晰,理由是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记忆也差,很多事情记不住。
于是,包拯便将调查的重点放在了代坤的身上。
包拯命陆捕头沿着从诗魂社到张恩举家里的路上,一路打听,看看昨天晚上有没有看见张恩举或者代坤的人。
经过努力寻访,还真的在一间酒楼里找到一个小二,说他昨天晚上见过代坤和张恩举。
据小二说,昨天晚上他去给临街的王家送酒菜,因为王家的大舅哥从乡下进城送山货,夜里城门已关,便在王家借宿一宿,妹夫王大力便在酒楼定了一桌酒菜款待。
夜里,小二负责将做好的酒菜送往王家,回来的时候刚好撞见两个醉醺醺的人在西河的小桥边呕吐。
一个是张恩举,另一个就是代坤。
他见二人已经喝醉了,走起路来东倒西歪的,他便好心打着灯笼为他们照了桥上的一段路,怕他们不小心跌进河里去。
送他们下了桥,张恩举还很客气的向他道了声谢谢。
对此,代坤却矢口否认,他否认昨天晚上见过店小二,更矢口否认他跟张恩举一起回家。
但是,店小二非常准确的说出了昨天晚上他们俩人的衣着穿戴,而且时间也很吻合。
不由得代坤否认。
如果,昨天晚上真的是代坤和张恩举一起回家,在西河桥遇见了店小二,这件事情就有鬼了,因为代坤和张恩举两人的家处在相反的地方,一个在城西。另一个在城东,根本不同路。
那么,代坤为什么要跟张恩举一起回家呢?
而且所走的路是张恩举回家的路。
答案恐怕就很明显了,代坤就是要以送张恩举回家的名义,借机将张恩举杀害。
在实事证据面前,代坤不得不承认确实是自己杀死的张恩举。
原来,他也喜欢国色天香楼里的头牌歌妓赵雪。
可是赵雪心里只有张恩举,两人情投意合,亲密无间。
赵雪一心一意的认定了张恩举一人,其他的男人她连看都不看一眼,即使拿着更多的钱财作为引诱,她也不动心。
于是,代坤便因妒生恨,谋划了这场烈火杀人的事件。
诗社里的同窗们听到是代坤因为一个青楼的妓女,而将同窗多年的张恩举残忍杀死,纷纷上前谴责,骂他狼心狗肺,见色忘义,一点也不念及同窗之情,简直是天鸿书院的败类,不配做个读书人。
代坤在一众同窗的辱骂声中羞愧难当,当场咬舌自尽,好在被包拯等人即使制止,救了回来,可是半截舌头也已被咬断,再也无法吟诗颂词了。
包拯让陆捕头将凶犯代坤带回知府衙门,并且吩咐好好医治,在审判前不要为难他,毕竟是一介书生,杀人也是一时嫉妒,走火入魔,读书人的体面还是要给他的。
陆捕头点头说明白,便命人将代坤带走。
此案已经真相大白,张恩举的亡灵也可以安息了。
由于包拯和公孙策的仗义出手,才使得张恩举的正义得到伸张。
诗魂社的社员盛情邀请他们俩加入诗社,顶替张恩举和代坤的空缺,但是被二人婉拒了。
公孙策好心劝告众同窗,现在正是读书上进的大好时光,不要贪杯贪色,耽误了功名。
众同窗听后,皆面红耳赤的点头称是,表示以后一定戒酒戒色,刻苦努力,考取功名。
赵雪上前拜谢包拯和公孙策二人,感谢他们为自己的相好伸张正义。
包拯将一个烧毁一半的檀木盒子递给赵雪,说这是从张恩举怀里取下来的,他死的时候死死抱住这个檀木盒子。
“我很熟悉张兄,他颇会一些拳脚,如果他能够在第一时间破窗而出,是有生还的可能的,可是,他在准备破窗前突然折返,回去拿这个檀木盒,所以丧尸了生还的机会,我想这个檀木盒子里一定装着他最心爱的东西,以至于他不忍心它被烧毁在大火之中,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回去抢救。”包拯说。
赵雪当着包拯等众人的面,将烧毁一半的檀木盒子打开,里面装着的是她给张恩举写的情书以及送给他当作定情信物的丝织手帕。
“这个手帕上的鸳鸯是我亲手为张公子绣的,寓意是希望我们俩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一生双宿双飞,永不分离,可是……现在斯人已逝,恐怕永远也无法实现了。”赵雪哭着说。
“赵小姐,你不要过度悲伤,我想张兄在天之灵也会保佑你找到更好的如意郎君。”包拯安慰道。
“包公子,你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人。”
“赵小姐过奖了,这一切都是在下的本分。”
“咳咳!”公孙策干咳了两声。
“今天天气真不错,不知道你的被子楚楚给你晒干了没有!”公孙策提醒道。
包拯立刻明白了公孙策话里的意思,便十分不舍的跟赵雪告辞了。
在回去的路上,包拯问:“公孙兄,你刚才在众人面前说的‘戒酒戒色’是不是另有所指呀?”
“我有吗?恐怕是你想多了吧!”公孙策说。
“你是不是误会我了?”包拯问。
“误会你什么?”公孙策问。
“误会我对赵姑娘有意思。”
“你有吗?”
“老师说我确实贪图过赵姑娘的美色,不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难道喜欢漂亮姑娘这有错吗?”
“没错,我赞同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说法,可是美分两种,一种是外在美,一种是内在美,请问包兄,你贪图的是哪一种?”
“我……我鱼与熊掌都想兼得。”
“有句话叫贪心不足蛇吞象,说的就是你这种心理的人。”
“难道这世上就没有两全齐美的事情吗?”
“如果有的话,拙妻加憨夫一定是一种。”
公孙策的话让包拯陷入沉思。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