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骑兵眼看快要到一箭之地了,原磊赶紧拿出铁喇叭,大喊一声“御”。
有所准备的盾兵,赶紧架起了盾牌,至于弓兵头顶,纷纷的箭矢射了过来,大多数插在土丘上,少数几支撞在了盾牌上,看来对方也有聪明人。
一波箭矢过后,原磊立马喊“射”。
弓手在盾手的保护下,从盾牌的间隙射出了箭矢,反正前方密密麻麻的都是敌人,不用瞄准都能射到人。
就这一箭的时间,原磊都已经射出了两箭,又有很多敌人倒地身亡。
紧接着和敌人互有攻防,由于地势和防守的措施得当,村民们没有死亡,只有几个轻伤的被拉下去治疗了。
而匈奴这边却是损失惨重,有将近两千人丧命,大多数都是死在原磊手上。
后面匈奴人冲锋到了壕边,由于收不住冲劲或者被撞进了坑里,这下给旁边呆着的长矛兵找了活,六七米长的长矛,一捅一个准,掉进坑里的敌人一个都没有逃掉。
随着时间推移,由于位置太近,伤亡徒然加剧起来。
村民们虽然依旧没有死亡,但是重伤的已有了很多,还好原磊的伤药还有库存,立即帮其治疗,保住了性命,痊愈只是时间问题。
而匈奴人有一半的士兵死在了当场,就是死亡的速度太快,其余的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要不然他们早都溃败了。
只有环顾全场的匈奴首领发现了这点,但是他没有提醒手下,可能是有什么想法或者顾虑吧。
这时的原磊还在匈奴人中没有什么名声,他们还不知道原磊的厉害,所以敢和原磊正面怼,等到这一仗之后,有了名声的原磊,让他们再面对他,可能就没有这么从容了。
相信这一战之后,原磊将会在匈奴内部小有名气,至于能止小儿啼哭的地步,就要看他将来的战场上的表现了。
随着土壕被尸体填满,双方近距离接触了。
因为土丘的原因,骑兵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只能下马和村民拼杀。
而谷口的位置狭窄,只能容纳五辆马车并行,这点对村民也有优势。
毕竟敌人人多势众,这里的地形让敌人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虽然敌人损伤过半,但是还有着五倍的差距,还有就是匈奴人怎么说也是过惯了刀口上舔血的日子,比村民凶残的多,也骁勇的多。
所以原磊改变了杀敌方式,不用一股脑的光杀人了,还要顾着手底下的村民。
现在原磊以救援为主,专门给战场上的村民解围。
让村民作为战斗主力,负责杀伤敌人,而原磊把输出的重心转移到辅助上来。
再怎么说,这些村民将是他以后尔等家底,不能让他们受到损失。
这不是刚起家吗!要是折损完了,去哪找第二批。
村名们也从开始的紧张到习以为常的改变。
他们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高强度的作战,但是在原磊的帮助下,慢慢熟悉起来,也在心理上认可了原磊的统帅。
原磊的支援从不同角度,出现在战场上。
村民和匈奴人的拼斗中,往往因为经验的不足,险些被伤到或者丢掉性命。
原磊的箭矢就在不经意间出现在了村民的身边,帮助他们抵挡了伤害或者救了他们的性命。
一次两次还可以说是偶然,要是次数多了,就知道这是原磊的能力了。
好几次被救,村民们对原磊的佩服可谓是五体投地,知道有保护后,没有了后顾之忧,奋起杀敌,所向披靡。
战场上出现了反常的情况,作为弱势守方的村民,却把成千上万的匈奴人打的节节败退。
被猛烈反击打的头昏脑涨的匈奴人,徒然才发现身边的同伴少了很多,熟悉的人儿也消失不见了,随处看见的都是他们的尸体,而对面两脚羊的却是一具都没有。
有些灵醒的,心里有了另外的打算,手上也开始出工不出力了,身体往后缩去。
其他大多数人都发现了情况不对劲,动作都开始畏手畏脚起来。
整个匈奴骑兵的战力瞬间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
而村民们却是越战越勇,气势高涨,把敌人推出了战壕之外。
原磊看着悍勇起来的村民,知道手下的士兵算是成了,他们完成了从新兵蛋子到老兵的转变。
要知道无论是谁,刚开始上战场的时候都会感到害怕,动作僵硬,慌乱起来更会漏洞百出,这些都会让敌人有可乘之机,伤亡就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而老兵都是克服可心理上的恐惧的人,把厮杀当成家常便饭,没有了心里的约束,在战场上怎么能活命就怎么来。
最后他们要成为精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那不是一两场战争就能造就的出来的。
什么是百战老兵呢?说的就是他们,只有经历了多次战争后,存活下来大的士兵就是精锐。
他们哪怕是遇见了几倍几十倍于他们的敌人,都不会害怕,因为他们知道恐惧没有什么用,只是累赘。
他们在战场上,知道怎么保命,怎么杀敌省力,怎么团结合作等等。
这些村民在原磊的保护下,多经历几次战争,多学习些战场上的知识,就可以完成这些,转变成精锐。
这也是以后的事了,现在就不一一赘述了。
心里有了动摇的匈奴骑兵,基本没有士气了。
趁着被排挤到坑外,就顺势往后撤去,打算逃跑。
在后方督战的匈奴首领,看着大势已去,也没有逆势而为,下令撤退。
带着手下骑兵开始逃跑。
匈奴人洒脱的往外跑去,恨不得在生出两条腿来,他们知道谁跑慢了,就会死,这些汉人可不会这么轻易绕过他们,谁让他们在汉地造了这么多的孽呢?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