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府衙第二天一早就派出了官差前往于书家中调查此事!只是于书当晚已经派人将尸体清理干净,估计是毁尸灭迹了!”
于书一听这话,当时就不乐意了:“齐大人,那两个盗匪来我家行凶,当场就要结果了我的性命,我为了保命不得已杀了他们,这可是正当防卫!
如果换成齐大人你家进了两个穷凶极恶的亡命之徒,难道你会手下留情?”
齐第道:“如果真是两个盗匪,那你为何这么急着毁尸灭迹?”
“案发地点在我家中,不是街道也不是野外,试问有谁会留着两具尸体在家中过夜?
我家中可还有女眷呢!”
李善长回头看了一眼一只没有说话的应天府尹陆添,道:“陆大人,依你看此事应该如何处理?”
陆添是认识于书的,当日应天府乡试的时候,他作为后勤保障和维护秩序的主要负责人,对于书这位三场考试都提前交卷的青年才俊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他之所以一直没有说话,其实是有原因的。
陆添是金陵本地人,既不属于淮西党更不属于浙东党,他是太子朱标的人。
应天府尹这个位置非常重要,以朱元璋的行事风格自然是不会交给淮西勋贵和浙东士子任何一党的人来做。
所以,身为太子心腹的陆添成为了应天府尹,毕竟朱元璋对于朱标这个太子那是信任的不能再信任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算是太子朱标要造反弑君,朱元璋也不会处罚他,说不定还会称赞朱标有魄力,做得好!
如今这件案子是身为浙东士子一党的应天府府丞齐第办理的,事先也给他打过招呼。而此案牵涉到的却是淮西勋贵一党的马三刀的侄子,而且马三刀的义父,身为中书省左丞相的李善长亲自来了应天府,摆明了要护着于书。
倘若于书真的犯事了倒还好办,可陆添是什么人,能做应天府尹的人能简单了?
从刚刚于书齐第李善长三人的几句话中,他已经大致明白了案情的真相,这件事恐怕是齐第做的局,要把于书给套进去。
最近朝中的局势陆添是知道一些的,有几次淮西党和浙东党发生争执之时,淮西勋贵们都是拿于书院试第一的事情来打击那些浙东官员,而浙东官员们也没什么好的办法来反驳,往往落于下成。
这件案子应该不是齐第一个人做的,背后可能还牵涉到其他浙东官员,目的就是要打掉于书这个淮西籍的优秀后辈!
右丞相徐达不管事,李善长身为中书省左丞相统辖六部,虽然最近因为皇上委任杨宪为中书省左丞,李善长放掉了很多权利,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善长只是避其锋芒,韬光养晦而已,他避的不是杨宪,而是皇上!
中书省的实际大权还在李善长的手中,而这也是皇上默许的,李善长是从淮西起家时就跟着皇上的老人了,由他把持着中书省皇上还是放心的,之所以把杨宪放进中书省,不过是让他们相互制衡的帝王之术罢了!
从朝廷体制上来说,应天府也是属于中书省的管辖之内,李善长也算是他的顶头上司!
而齐第作为自己的副手,同在应天府衙门供职,每天都要打照面,把他得罪了自己也落不得好,毕竟谁都不是至清至廉的圣人,谁都不想每天被身边的人盯着!
况且齐第身后还靠着浙东党这棵大树,就算是太子朱标,也不可能毫无顾忌!
不好办,不好办啊!
两党相争,陆添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这个时候好像说什么都不妥。
棘手,相当棘手啊!
咚咚咚——
三声鼓响,打断了二堂内紧张的气氛,也把陆添从进退两难中解放了出来。
“怎么回事?”
陆添舒了口气,对堂外的官差道。
“启禀大人,门外有人击鼓,说是于书于公子的管家!”官差道。
“哦?这么巧?”
陆添道:“于书本人就在应天府,他的管家这个时候来击鼓做什么?”
官差回道:“门口的府卫问过了,那管家说在家中抓住了一个盗匪,于公子不在家不敢自作主张,所以解送到官府来请大人发落!”
齐第一听“盗匪”二字,心中咯噔一下,难道是那人失手了?
不过他很快便平静了下来,心道:不可能,那人曾在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如同探囊取物,于书这白头发的属下刚刚肯定是去找李善长来说情了,于书那个管家他们也查过,从未见他显露过身手,应该是不会武功,绝对不可能抓住那个人!
“又是盗匪,最近金陵城怎么莫名其妙多了那么多盗匪?”
陆添挥挥手道:“去,带他们进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