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世界,甚至说不仅仅是这方世界。
法事要依国主而立,已经成为所有仙佛的共识了。
得到一国之主的支持,那边可以法门大兴于世,没有得到支持,你纵使仙佛神通无量,也是枉然。
不然的话,你灵山有佛陀菩萨,天庭也有帝君道尊,甚至番邦胡教,也不缺少大神通者。
真要打来打去,恒沙世界都不知道要破灭多少,还谈什么弘法,谈什么普度众生。
“道长也会超度亡魂?”
李世民心中惊疑,这超度亡魂的事情,听说是和尚最擅长,怎么道士也会。
李昊呵呵一笑:“陛下有所不知,这幽冥地府最初,可是泰山府君开辟,后来委托北阴酆都大帝执掌,又有太乙天尊闻声救苦,功德大愿,并不在地藏王菩萨之下。”
“道门修士,若有得太乙天尊经文者,自能超度亡魂。”
“不过贫道此番过来,却不是为了超度亡魂。”
大唐位于南瞻部洲,人道兴盛,在诸部洲之首。
不过要说道法传承,却远远还比不得东胜神洲。
太乙救苦天尊的道统,此时并没有传入大唐,此间道门修士不知,也实属正常。
而李世民这位人皇天子,就更不知晓了。
“那仙长此来为何?”
寥寥数语,就道出了李世民根本没有听说过的幽冥隐秘,他已经开始用“仙长”称呼李昊了。
李昊叹笑一声:“亡魂流落人间,逝者逝矣,尚可超度,而生民多艰,又为之奈何呢?”
他说完之后,手中拿出一张图卷,于虚空之中招展开来。
“这是贫道这几日遍游天下,所绘制下来的图景,还请陛下一观。”
图卷展开,一幕幕景象,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里面的情景,栩栩如生,却都是民生艰难。
有河西大旱,百姓易子而食;有关东水灾,子民食不果腹;也有长安城外,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地,同样有人食草根树皮度日。
贞观盛世,虽然说是盛世,可最底层的庶民,又有几个能感受这盛世之景呢?
李世民身为天子,自以为这皇帝做的也不错,可见到这种种景象,简直都坐不下了。
前隋年间出现的东西,如今出现在他的治下,简直是打他这位“天可汗”的脸。
这时候,有魏征站出来,向上而拜:“陛下,民间多疾苦,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只要陛下秉持为君正道,这些东西,总会有消失在我大唐的一天。”
作为水陆法会的重要演员之一,魏征可是得到佛门许诺,在他死后,幽冥地府之中的判官,将有他的一席之地。
虽然不知道李昊过来的具体意图,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打断面前的少年道士,将这场大戏继续推进下去了。
“没错,魏大人说得对,这与前隋时候的乱世相比,已经是好太多了。”
魏征出头,当然少不了和他同一立场的官员了。
“陛下只要尽心尊天礼佛,保佑我大唐风调雨顺,将来必是年年丰收,百姓也不会受饿了。”
贞观朝中多名臣,这些大臣的话,也给了贞观天子不小的信心。
李世民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朝着李昊拱手一礼:“多谢仙长点醒朕,让朕明白,不仅人间的亡魂需要超度,世间的子民百姓,朕更要好好相待。”
李昊微笑摇头:“贫道此来,又岂是仅仅为了点醒陛下,此来乃是送礼的。”
“送礼?”
李世民疑惑:“不知道仙长所送,乃是什么礼物?”
李昊大袖摆动,身前多了堆积如小山的东西,赫然正是土豆、红薯、玉米等。
同时,还有曲辕犁、水车、风车等后世才出现的农具。
这些年他修行之余,也是有做一些事情的。
这众多东西,便是成果之一。
以前也想着,找个机会,托付给官方,也算是自己的一场功德。
现在,既然自己要站出来,站在诸天仙佛的眼皮底下,那就都掏出来吧。
随后,李昊便开始一一介绍这些东西了。
才将曲辕犁说完,袁天罡就开始催促起来了:“陛下,水陆法会的时辰快到了,我们可不能误了时辰。”
李世民这才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乃是为了外面的水陆法会开幕式站台。
于是,他稍显歉意对着李昊说道:“仙长,要不我等稍后再细说这些东西?”
李昊闻言,只呵呵一笑:“大唐天子,这是欲学汉文帝吗?”
“此言何意?”
李世民听了李昊的话,只觉得纳闷。
史家所载,汉文帝乃是一代贤君,可是他分明从李昊的言语之中,听出了讥讽之意。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给亿万黎庶带来生计活路的东西,难不成在陛下眼中,还比不得那鬼神之事?”
这首诗乃是后世诗人李商隐所作,李世民与在场的众多文武,却也听明白了。
汉文帝与长沙太守贾谊的这段往事,都是熟读史书的人,当然也在太史公书里面读过。
李世民乃是篡位而皇,素来以一代明君雄主来标榜自己,这种黑料,他绝对不想出现在自己的传记里面。
他眼睛多毒,一下子就看到很多重臣,都面色有异。
很明显,都希望他不要顾此失彼。
“你们去通知水陆法会那边,让他们自己开始吧,朕要与仙长好好叙一叙苍生之事。”
一言既出,宫殿之外,自有人脸上露出喜色,同时有人露出隐忧。
李昊则抚掌而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才是圣明天子所为啊。”
“仙长真是金句频出啊。”
李世民听到这话,只觉得这是儒门贤圣才能说出的,却没想到竟出自一个少年道人之口。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