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庆十二年,十月末,十一月初,秦州。
先是赵云率军悍然杀入陇西郡,陇西太守如同诸葛亮料想的那样,吓得直接举旗投降。
接着,赵云率军沿着洮水北上,在毫无意外的击溃了阻击他的一千人后,迫降了金城郡,至此洮水流域以及河湟谷地的东段全部归义军所有。
在接连吃下两块肥地之后,陈昙总算是在西北站住了脚跟。
…………
陇西郡以西。
最先得知边军全军覆没的氐族首领杨元度联合羌族首领吕宜带领一直被压迫的族人公然反叛朙朝,攻破了陇西的枹罕县,斩杀了当地的官员,实力涨到了五六万军队。氐族和羌族的军队又共同推举杨元度为大单于,吕宜为副单于。
在北方。
反应过来的匈奴族单于莫韩邪调动了号称十万的大军南下,在休屠泽斩杀了前来对抗的朙朝的武威太守,攻陷宣威城,兵锋直指武威郡的治所——姑臧城。
结果,失去了主心骨的姑臧城百姓,硬是靠着城防坚守了五天,迫使莫韩邪不得不铩羽而归,在城外抢劫了一番后悻悻的回到草原。
而鲜卑族的单于慕容宏也没有失去这样一个啃肥肉的机会,他带着自己的族人跑到了新平郡狠狠的搜刮了一番,带着掳掠而来的十万百姓返回了居住地。
要知道,新平已经不是在凉州,而是在司隶,也正是朙朝的西北重镇长安的治下!长安的数十万朙军坐视百姓被慕容宏掳走,只敢在他们走远后才派人去追击。
经过陈昙、羌氐、匈奴、鲜卑的轮番轰炸,帝国的整个西北都乱成了一锅粥。
…………
十一月五日,京师。
一场冬季难得的大雨降临在京师。
皇城,金龙殿。
仁庆皇帝司马叡一袭龙袍,头戴皇冠,他的脸色如同大殿外的天气一样。
“这国家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司马睿放下了手里的战报,一脸阴霾,看着大殿之中浑身颤抖的群臣。
“夏云!”
司马叡一声大喝,一掌拍在了龙椅之上。
“臣在!”
黑羽卫统领夏云一身黑袍,站了出来,跪倒在地上。
“尔等此前对朕说陈昙已死,为何如今他却祸乱我凉州?”司马叡冷冷的看着眼前这个两鬓苍苍的黑羽卫统领。
“陛下,此事乃黑羽卫校尉阙宣亲自去办的,他亲眼所见陈昙落水而死,望陛下明察!”夏云双膝跪地,不紧不慢的禀报。
“够了。”司马叡的声音冷冷的响起,“现在不是计较是谁的责任的时候,现在要的是该怎么平定西北的乱局!”
“陛下,臣有事启奏!”
司马叡循声看去,只见丞相杨濬双手拱起,朗声道。
“奏。”
司马叡眯着眼看着杨濬。
当初陈昙声势浩大兵锋直指河南之时,正是他和太师王淳定下了十面张网之计,杀得陈昙仅以身免,因此深受司马叡的信任。
“陛下,太师统大军跨海东征高句丽尚未还朝,不可同时向西用兵。臣有一计可令陈昙死无葬身之地。”
“说。”
杨濬深吸一口气,目光迎着司马叡肃杀的眼神看了上去:“联虏平寇,再加上釜底抽薪。”
“联虏平寇?釜底抽薪?”
司马叡眉头一皱,问道。
“所谓联虏平寇,即是舍弃雍凉,使大将据守关中,如此,则胡虏必与叛军相争,我朝便可借匈奴、鲜卑之手剿灭叛军;不成,亦可使彼二人鹬蚌相争,我朝亦可渔人得利。”
“那么,何谓釜底抽薪?”
“陈昙立足乃是农民,而太祖立国之初,为拉拢天下士人,首创报纸,如今正好用来谮毁陈昙,只要百姓将陈昙视为小丑,则其便失去了立足之本。”
“此计甚秒!”
司马叡闻言,神色大喜,十分满意的看着杨濬,“爱卿以为何人可为关中都督?”
“以臣之见,成都王可行。”
杨濬斟酌了一下,回答道。
之所以杨濬推举成都王的原因便是:当今圣上尚未立太子,朝中的臣子大多数投向皇太弟成都王司马滢和皇子河间王司马邕,当然也有小部分的臣子更看好南方的长沙王司马翼。
“陛下!”兵部尚书崔祈突然站了出来,“陛下,以臣只见,河间王素有智略,而且待人仁义,臣以为唯有河间王可以都督关中!”
“你!”
杨濬怒目瞪着崔祈。
“两位爱卿莫要争了!”
司马叡右手按了按太阳穴,左右拿捏了半晌,开口道:“命河间王为都督关中诸军事,持节钺西行。夏云,命汝率黑羽卫协助河间王,在其麾下戴罪立功。”
“臣遵旨。”
夏云跪地抱拳领下圣旨。
杨濬心中一紧,看出这是司马叡要发展河间王的势力,他刚想开口说些,司马叡一拍龙椅:“散朝!”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