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我,仙秦老祖,禁宫签到三百年! 第10章狐假虎威,天下震动!(求评价票鲜花!)

第十章狐假虎威,天下震动!

众人听了秦皇之言,皆是大惊,俯地大声道:

“陛下!

言重了!”

毕竟秦皇一国之尊,怎么可能说换就换!

若是那人虽然武道强大,却心怀不轨,必将陷大秦于水火之中!

“按我的吩咐寻找就是!

此人是我皇宫之人,有何不可?

同时,传旨下去,朕要祭奠先祖,大赦天下!”

他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秦皇室现在有一武圣!

以便震慑大秦各大武道宗派,震慑四周各大邻国!

“遵旨!”

众人恭敬应道!

随即开始忙碌起来!

秦皇一夜都没有睡觉,都在等待着消息!

三年之前,大道鸣音,有绝世神体出世,可是,大秦王朝找了三年,也没有找到!

让他一直耿耿于怀!

现在,皇室之内出现了武圣强者,他说什么不能再放过!

可是,注定要让他失望!

哪怕所有御林军,所有供奉,都行动起来,将整个皇宫翻了一个底朝天,就是整个咸阳城,也被查了一个遍!

也没有找到那个所谓的武圣!

而此时的始作俑者,嬴长青!

却是静静的坐在禁宫之中修炼!

那人已被他斩杀!

他的消息没有半点泄露出去!

不会有人再打扰他!

他又可以好好的苟在禁宫之中,安安静静的签到,安安静静的修炼!

第二天,嬴长青将整个禁宫,来来去去走了一个遍!

却没有发现哪里有异常,没有找到那所谓镇压魔道老祖的九幽之地!

中午时分!

憨厚的大柱按时送来饭菜!

“殿下!

昨天夜里,发生了大事,震惊了整个皇宫,震惊了整个咸阳城!”

当嬴长青接过饭菜的时候,他压低声音,悄悄的说着!

虽然他努力压低声音,但他嗡声嗡气的大嗓门,还是震的嬴长青耳朵嗡鸣!

“发生了什么事?

说来听听!”

嬴长青虽然不关心皇宫之事,看到大柱神秘的样子,还是问了一句!

这三年多的时间,大柱每次送饭菜,总会和他说一些大秦最近发生的事!

这也是嬴长青唯一了解外面情况的渠道!

“我告诉你,太子殿下,我们大秦皇宫之中,隐藏着一位强大武圣,而且还是主修剑道的武圣!”

嬴长青自幼生长宫中,身为太子五年,自然对皇宫之中各大供奉武道造诣,了解无比!

听了大柱之言,不一愣,接口道:

“皇宫之中隐藏一位武圣?”

“是的!

皇宫之中隐藏着一位强大的剑道武圣!

可厉害了!”

大柱连连点头!

“这能是谁,竟然破关晋入武圣境界,而且还修炼剑道!

难道是李老?”

嬴长青心中思索,有点怀疑!

李老境界被卡几十年,一直突破不到武圣境界!

他是知道的!

大宗师巅峰,就是他的天花板!

“大柱,那位武圣是哪一位供奉?”

嬴长青问道!

他现在不是太子,对于国家大事,不再关心!

但对于一个强大的武圣出现,还是关心无比!

“哪一位供奉也不是?”

大柱道!

“那难道是皇室之中的哪位老祖宗?”

“也不是!”

嬴长青疑惑!

“难道是最近几年请来的守护皇宫之人?”

却听大柱笑道:“殿下!

你不要猜了!

因为现在谁都不知道那位武圣是谁?”

“不知道那位武圣是谁?

什么情况?”

“是这样的!

太子殿下!

昨天有魔族在皇宫之上出现!

被那位强大的武圣随手一道剑意灭杀!

但那位武圣,却躲了起来,不愿现身!

大家找了一夜,也没有找到那位武圣大人!”

嬴长青听了,不由哑然失笑!

他杀了那个魔族,竟然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秦皇甚至要以皇位为代价,请他出面!

对于他这个废太子来说,简直就是绝妙的讽刺!

“大秦皇室之中出现武圣强者,主修剑道的武圣!”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大秦万里疆域!

很多蠢蠢欲动的强大宗门,迅速蛰伏下来!

就是连那嚣张无比的八大藩王,也都恭顺无比!

按时朝贡!

至于大秦四周厉兵秣马的各大王国,也都迅速安静下来!

特别是北方大草原之上的匈奴帝国,早欲铁骑南下,马踏中原,却在第一时间熄灭了这个念头!

“竟然没找到?

你们这帮无用的家伙!

那位武圣前辈,明明就在我们皇宫之中,怎么会找不到?”

连续三个月下来,没有半点的消息!

秦皇气急败坏!

祭奠先祖,大赦天下,都已经做过了!

那位武圣,竟然没找到!

简直是绝大的讽刺!

但是,这个消息巨大的震慑作用,却是显现出来!

大秦一时海清河晏!

“传旨下去!

那位武圣前辈,是皇室的一位老祖!

闭关之中,不见任何人!”

狐假虎威,震慑住天下!

秦皇现在已经骑虎难下,绝对不能半途而废,惹天下笑话!

否则,更加助长各大宗派各大王国嚣张气焰!

(最后求个数据!

大家动动手指,点一点鲜花,评价票,月票!

只有大家支持,作者菌才有动力疯狂码字!

谢谢各位!)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我,仙秦老祖,禁宫签到三百年!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