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封神:我,帝辛,让大商全民大罗 第二十五章 吞天魔功,可萝莉可御姐的妲己(求鲜花月票评价票)

“苏护,寡人问你,等你从藏书阁中有所领悟之后,该当如何?”

苏护是个聪明人,听弦知音,急忙行礼道:“倘若臣和犬子能有所领悟,即刻回到冀州,起兵反了崇侯虎,崇侯虎为人暴虐,百姓苦不堪言,臣早就有了这个想法,到时候臣一统北海,举北海并入大商。”

帝辛听到这话,点了点头,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

“好,到时候寡人会从军中抽调五万大军助你出征。”

帝辛说完手一挥,苏护一家身上都打上了藏书阁的印记,可以自由出入藏书阁。

“多谢陛下恩赐。”

苏护大喜过望道。

“这个让你女儿带上,可以遮掩媚骨。”

帝辛说着把一块自己练手的玉佩形灵宝递给了寺人,寺人又递给了苏护。

“多谢陛下。”

苏护接过玉佩,转身给苏妲己戴上了,带上之后,原本苏妲己那种自带的魅惑,顿时消失不见,在所有人眼中,此时的苏妲己就是个邻家女孩。

“妲己,你把面纱摘下来让为父看看。”

苏护有些激动道。

苏妲己听到这话,乖巧的摘下了面纱。

苏护看着自己女儿精致的面容,老泪纵横。

因为天生媚骨,自己的女儿根本就没有一个完整的童年,如今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

“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带她去藏书阁吧,只要境界超过金仙,天生媚骨就可以收放自如了。”

帝辛说道。

苏护父女三人离开王宫之后,在黄飞虎的带领下来到了藏书阁门口,现在的藏书阁已经被阵法隐藏,没人带领的话,苏护是不可能找到的。

“苏兄,进入藏书阁就不能言语了,你们进去吧,我还要去招待姬昌他们。”

黄飞虎说道。

“多谢武成王。”

苏护行礼道。

黄飞虎离开之后,苏护带着儿女进入了藏书阁。

根据黄飞虎的说法,苏护明白他们应该先上三楼,找到自己的本命功法,随后就可以在一二楼寻找一些合适的功法修炼,作为辅助。

苏护父女三人来到三楼,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仙书。

苏护找着找着,发现自己的女儿有些不对劲,她停了下来,盯着书架上的一本书,眼神之中充满了渴望。

苏护急忙走了过去,把这本书取了下来,他明白这是女儿找到适合自己的仙书了,只是因为身高原因够不到。

苏护取下这本书之后,看了一眼书名。

女帝。

这个名字让苏护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过苏护还是将这本书交给了妲己。

苏护记得武成王说过,只要能修炼这些书中的功法,那对陛下就是无比忠心的,所以苏护倒也不担心自己的女儿会如何。

苏妲己拿到书之后,开始翻看,别看妲己才五岁,却从小知书达理,看书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当小妲己看到狠人大帝的前世身囡囡的时候,顿时感同身受,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得不受控制。

苏护看着自己的女儿慢慢的漂浮在空中,陷入了修炼的状态,顿时睁大了双眼。

没想到自己的女儿反而是最先领悟的那个。

苏全忠在一旁看的是满脸羡慕。

“苏妲己从女帝之中领悟吞天魔功、不灭天功,境界提升至大罗金仙初期,宿主获得十倍加成,吞天魔功增强为大道吞天功,不灭天功增强为鸿蒙不灭功。”

正在修炼的帝辛听到这个提示,整个人都惊了,苏妲己才五岁啊,五岁的大罗金仙?这还有没有天理,最重要的是,一旦证道大罗,身体就永久固化了。

也就是说,以后的苏妲己,都只能是这副萝莉身体了。

除非,帝辛想到了一种可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好在藏书阁被帝辛用阵法封锁在另外一个独立的空间,所以妲己证道大罗的天地异象,朝歌城内看不到分毫。

但是藏书阁内所有人都凌乱了,包括苏护父子。

五岁,这个女孩只有五岁就证道大罗了。

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有天赋了不起?

对不起,有天赋还真是了不起。

这一刻,所有人不得不承认,天赋要比努力重要的多。

苏全忠也只听说过证道大罗会有天地异象,却从未见过,眼前的一幕彻底把苏全忠惊住了。

他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身在藏书阁内,什么都说不了。

苏护喉咙发干的看着眼前的异象。

很快,妲己就醒了过来。

在苏护的示意下,父女三人走出了藏书阁。

“妲己,你证道大罗了?”

苏护声音颤抖道。

妲己点了点头:“好像是。”

苏护听到这话,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的女儿天赋太惊人了,忧的是,如果妲己证道大罗,岂不是意味着以后妲己就只能是这副模样了。

“那你以后是不是长不大了?”

苏护满脸担忧道。

“爹爹不用担心。”

妲己说着手一挥,随后整个人大变样,变成了一个风华绝代的女人,眼前这个女人只是看了苏护一眼,就让苏护心脏差点停止跳动。

“对不起爹爹,我是第一次变身,掌握不好。”

妲己眼看着自己差点伤了父亲,急忙变回萝莉身,满脸愧疚道。

“刚才那是?”

苏护激动道。

“爹爹,那是妲己的后世身,以后妲己就有两个身体了。”

妲己满脸高兴道。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封神:我,帝辛,让大商全民大罗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