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星辰赋之宝莲灯 第三百七十二章 凤鸣泰山

“老神仙,要不要再加些什么?”

“够了,够了!别光我一个吃啊!你们也动筷子。”

帐篷内,老方士把案上的肉啊、菜啊和酒都消灭得差不多了,才和一旁的明月等假客气。

“我们回头再吃。”无忌恭敬地又亲自给瑶瑶的救命恩人将杯中斟满匈奴人的马奶酒。

老方士得意地又一口喝干了,抹了把乱须上沾着的酒滴,眼睛拐向了明月。

“姒姑娘,你身上如何会带着这么一个乖乖的笨重兵器?”

“这是我的先祖留下来的……”明月解释道。

“哦,是这样的啊!可否让老夫看一看?”

瑶瑶重生,又活蹦乱跳地回到大家的身边,这让明月早已绝对信任这看似不三不四的老方士,便毫不犹豫地拿出鎛锤来交给对方。

“嘿,分量还真是够沉的!”

老方士一手掂了掂鎛锤,又用刚啃过半只烧羊腿后油兮兮的另只手伸指在鎛锤上弹击了两下,仔细地端详了一番。

无忌像是很注意此刻“我是神仙”的一举一动,询问道:“您老瞧出啥门道了?”

老方士随口夸了句:“嗯,不错!是个宝贝。收好了。”又随手将禹王鎛锤还给了明月。

“你们尽管忙自己的事情,老夫也不继续叨扰了。”

老方士起身,心满意足地拍了拍吃喝后凸起的肚皮。

“我们要回关内了,您老不想和我们一起走吗?”瑶瑶笑盈盈地看着老方士,她如今不仅肌肤上那些因原先救人形成的细微伤痕彻底消失了,自感体内也灵气充溢,宛如重新出生了回一般。

“不啦不啦。老夫还要在这单于城四处继续转转,没准匈奴人的大单于还会求我算卦指点呢。”老方士又开始嘴里跑马车胡吹大气,“后会有期,小朋友们。”

待他出了帐门,人走远了,小天看着案上的残羹剩饭,不满道:“啥人么?!吃肉连骨头都不吐的……”

“你莫非是想啃他剩下的骨头了吧?”小蛮开心地拿小天调侃。

“哥这就去买新的来吃。回了眉山,哥再让朱老四好好给咱们弄些可口的吃喝。”

小天大概是想到了终于快要回家享受美味了,又回到一副喜滋滋的模样。

龙城外寂寥的冬日草原,夜色中,呼衍王和手下扈从们送明月一行来到此地。

“一路平安,明月。我们匈奴百姓和单于得到了如今的安宁,多亏了有圣女你!还有这些朋友!”呼衍王依依惜别。

“大家尊称我为圣女,这样才不负信任。”明月看向茫茫的天际,一时间也百感交集。

“我来到草原,原本是为了摆脱心灵的烦忧,却在这里遇见了这么多爱我帮我的人。只是,我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还有朋友们在等我回到他们身边……”

“圣女肩负重责,先祖鎛锤的现世是为了给天下带来福泽,本王理解你,也支持你。有朝一日,只要圣女有用得到我们匈奴的时候,我辈定当全力以赴!”

“王爷,保重身体!”

明月眼睛有些湿润,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她早已将呼衍牧戈也视作了亲人。

“各位保重!明月,后会有期!”

在呼衍王和他手下人等的仰望目送下,杨小天施法祭出的云团平地升空,转眼间就彻底消失于繁星闪烁的夜空中。

海上西北风劲吹,三艘楼船劈波斩浪,驶出了最是凶险的鲛人海海域,紫色旗帜上的“姜”字在阳光下姿态傲娇。

海舟左右摇摆,东莱姜家堡的少主姜俨却步履稳健如常,下了舷梯,弯腰进了最下层的船舱。

卧榻上,伊人还在沉睡中。

姜俨稳稳地屈身在霓裳的身旁,手中碗里的汤羹还冒着热气,极为耐心地轻轻将汤勺送入霓裳的柔唇中。

泰山凤凰涅槃的消息不胫而走。长安城的市井坊间,人们眉飞色舞地议论着这桩稀奇事情。

皇殿内,一案的奏折,天子刘询专注地批阅完手中的一份,伸手揉了揉右额的太阳穴。

宦臣李常侍从旁走近来,在皇帝跟前低语禀报:“皇上,关内侯苏武求见。”

“苏老爱卿怕是又来讨伐朕的不是了。宣他进来吧!”汉宣帝自嘲了一句,吩咐李常侍道。

苏武一身朝服走进来,大礼相拜:“老臣苏武参见吾皇陛下!”

“苏老爱卿,快请起。”皇帝起身,露出灿烂的笑意,“老卿家今日上殿有何事?”

“老臣前一向卧病,没能及早来拜谒陛下。我知道陛下御驾北征,虽全军上下都毫发无损地回来了,但老臣还是因此事而心怀忐忑……”

“喔,老卿家是为这事来的。”

“陛下乃我大汉至尊,怎可轻离长安城而以身涉险!若是发生意外,岂非天下动摇!老臣还望陛下从今往后,遇事当先计较社稷安危和天下百姓……”苏武直言不讳道。

一旁的李常侍此刻低头恭立,不敢去看皇帝的脸色。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

皇帝眼中的怒火逐渐消失,换成了笑意:“老卿家劝谏的是!朕都记在心上了。爱卿还有何事?不妨一并道来。”

“陛下出征时,巴中传来急奏,涪陵、綦江、宕渠诸县旬月间地动频频,当地百姓蒙灾受损严重。巴郡太守请求朝廷加拨赈灾钱粮用物!”

“赈灾恤民之事朕不是已经交由邴吉卿家去办了吗?”

苏武抬起头,看着皇帝,脸色颇为兴奋。

“陛下可有听到近来的市井传言?”

“什么传言?”

“说是东郡泰山有凤凰涅槃,多日鸣于泰山之巅!”

“哦,果有此事?朕朝夕忙于耽搁的朝政,还未曾看到关于此事的奏报。”

“皇上,小臣也听到宫人们近来在纷纷议论此事。再过几日,泰山郡的邸钞京报就该到鸿胪寺了,小臣会提醒大鸿胪将相关奏折尽早呈圣。”李常侍此时向皇帝禀报。

“陛下,老臣以为,凤鸣泰山,乃大吉之象!去岁的祭天盛典遭黄天道扰乱,北征匈奴和巴中地动,四方也一时人情讻讻。依老臣之见,陛下可以考虑去东郡,封禅泰山,以抚慰天下人心!”

皇帝略为皱眉:“先皇圣孝武帝时倒是多次封禅泰山。不过,依照老卿家之言,岂非又须兴师动众?”

“老臣以为,利大于弊!”

皇帝一时还定夺不下,正犹豫之时,又有外面的黄门上殿来报:“太皇太后凤銮驾到!”

皇帝闻声从案前起身,众人一同恭迎上官太皇太后的入殿。

皇帝施礼道:“太皇太后圣躬安泰!”

“免礼!”太皇太后上官欣面色严肃,看了一眼苏武,说道,“诸卿家且先退下,朕有事要与陛下单独说。”

苏武施了礼后,与一众侍从退出殿内。

皇帝面上带着讨好的笑意说道:“太皇太后恕臣孙心疏,原本想着忙过这几日便去长乐宫向您请安的!”

“皇上亲统三十万虎贲北征匈奴,瞒着哀家也就算了,哀家听说你们险些就与那匈奴兵马大战一场!皇上,此事不虚吧?”

皇帝有些尴尬地讪讪道:“太皇太后所言……属实!”

“皇上,哀家有一言请三思。先皇孝武一生叱咤风云,我朝名将卫青大将军和冠军侯统帅将士们戮力同心,扫荡并降伏了北国与西域,可是天下和百姓也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赖天庇佑我朝隆盛,胡人不敢塞上衅兵已历多年。自古兵凶战危,皇上宜珍惜与匈奴的和平!”

“臣孙……”

太后喝了一口茶,轻声问道:“明月在匈奴还好吧?”

皇帝略微犹豫,低头答道:“安越县君因系禹王后人,被匈奴朝野奉为圣女礼待。朕前番出兵北征,也是为了扬我大汉军威,使那匈奴上下知晓该继续安分守己!”

“哀家相信皇上!”上官欣露出笑意,“也希望天子今后能让哀家不再忧心!”太皇太后点到为止。

“臣孙谨遵太皇太后的教诲。”

“还有,方才殿里所说的泰山凤凰一事,哀家也有所耳闻。凤凰现世,乃是祥瑞之兆!皇上若行封禅,亦是彰显皇威国运的盛事!臣卿中近日有不少来向哀家提及此事。皇上如尽早决断,哀家也能早日耳根清净!”

“臣孙明白了。”

“哀家事情说完了,不打扰皇上用心朝政了。”上官欣站起身,侍女们赶忙前后簇拥来。

“恭送太皇太后!”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星辰赋之宝莲灯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