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时从寺庙赶回来之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往了天牢,毕竟现在离天亮也就还有三个时辰了,天亮之后还要去上朝,时间上不能耽搁了,迟则生变
来到刑部大牢之后,立马叫人去把人提上来,把人提上来之后,把他绑在了柱子上,让她浑身都不能动弹
“方姑娘,说吧,你跟你哥哥方也,为什么来行刺当今圣上,别说那些为你方家几百口人命报仇的鬼话,你这话说出来别说我不信,你问问他们,他们信吗?”
弘时看向了身边的侍卫和衙役
“不信,我们不信”
“对啊,谁信啊,谁会为了那些已死之人,就进宫行刺皇上,而且是在明知不可能成功的前提下,你说是吧,方姑娘”
“你……..你们,你们这些混蛋,败类,人渣”
“哎……刘喜,他刚刚是不是骂咱们呢”
“回主子,是的,他刚才是在骂您呢”
“你说这可怎么办呢,我这人最讨厌别人骂我了,而方姑娘你恰恰犯了我的忌讳,你说我该拿你怎么办呢”
而方胥看着眼前的人,那渐渐变得冰冷的脸色,忽然心里感到了一阵恐慌,本身这人平时就够不苟言笑的,眼里的淡漠就能冻伤人了,而现在这人眼里的神情变的更加冰冷了,就好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
看着眼前的人变得越来越可怖,心里越来越感到害怕,不知道他下一步要做什么,不过她很快就会知道了,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她一辈子都不想回忆的阴影,即使将来侥幸不死活着出来了,也变得疯疯癫癫,不人不鬼
“方姑娘,我呢最近闲来无事,结合以往朝代的刑罚和今朝的法律,较为粗略的整合了一下历代的刑罚,不多,也就十条吧”
“本来你如果老老实实地把你的背后之人交代出来,我本不想把这些东西用在你身上,但你又偏偏犯了我的忌讳,现在只好用你来帮我实践一下了,我相信有你的实践,它一定会更加完美的”
“或者打从一开始你就安分守己,不要伙同你的同伙肆意妄为,还偏偏落在我的手里,让我抓住了把柄,我也没有机会把它完善出来,要怪你就怪自己倒霉吧,或者为什么要触犯律法行刺皇上”
眼里的恐慌越来越重,不安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心脏在不受控制的“嘣”“嘣”“嘣”的跳,受不了了,我受不了了
“放开我,你这个畜生,快点放开我,我不会放过你的”
“这就受不了了,那你有没有想过,因为你们的刺杀,导致宫里的人护卫不利,他们又要死多少人,他们有士兵,有太监,有宫女,有朝廷命官,他们也有父母,也有妻儿子女,因为你们那所谓的报仇,而被处死,那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妻儿子女,又有谁来照顾呢”
“朝廷命官因有官名在身,或可免于一死,只是丢官弃爵,而那些太监和宫女呢,你有没有想过,一旦皇帝出事,今天在宴会上伺候的太监宫女都得死,你想要公平,你想要平反,那你现在的所作所为又对他们公平吗?”
“因为你的一己之私,而让几十人甚至是几百人,为你陪葬,你又于心何忍,你又觉得公平吗?”
“我再问你一遍,幕后主使是谁”
只见她声嘶力竭地喊着
“我不想这样的,我不想这样的,为了复仇牺牲掉一些人是在所难免的,他们的牺牲换取了我们的大业,他们死得其所,那是他们的荣幸,不过是一些贱命,他们既然被卖进宫里给狗皇帝做牛做马,谁还知道是不是干净的,说不定早就脏了,我这是在给他们解脱”
“哈哈哈哈,我不会告诉你的,我死都不会告诉你的,你就死了这份心吧”
所有人都为她那扭曲的价值观惊呆了,而天牢里的人都义愤填膺的看着她,看着她的眼神里满是冰冷的杀意
“呵…….我今天真是长见识了,原本在酒楼的一面之缘,以为你是一个懂世故,明事理的姑娘,才会跟你说这么多,看来是我太主观臆断了,我根本就是在白费唇舌,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看来他这次是真的怒了,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眼神里也没有一点温度,刘喜知道,这次这姑娘是真的在劫难逃了
本来一开始还心存一点不忍,想给她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只要她乖乖听话,等事件结束,案件明了,他就像皇上求情可以从轻发落,看来人家并不领情啊
“那两个人好了没有,好了,就提上来,时间不多了,不要再耽搁时间了”
“回主子,太医已经给他们诊治过了,都吊着命,死不了”
“那就提他们上来,还有太医,让他在旁边随时待命”
“是,主子”
“你要干什么,你到底要干什么,你为什么把他们提上来,他们已经身负重伤,不会对你在成任何威胁的,你为什么还要审讯他们”
“你也会心痛,你也会着急,不要急,很快你就知道我要干什么了”
就在这时,衙役们已经把那两个人拖来,绑在了柱子上
“回三阿哥,人已带到”
“嗯,你们退下吧”
“是”
“弘时,你到底要干什么?快放了我们,不然有你好受的”
“哦,是谁给你的胆子敢这么跟我说话,是你们背后的主子,还是凭你们自己啊,真是可笑”
“首先你们很荣幸,作为它的第一个试验者,有你们的完善,我相信,它会越来越能成为约束你们,或者那些触犯我大清律法的人,心中的尺子的,也可以说是枷锁”
“现在由我来为你们隆重的介绍一下我的十种酷刑,当然这十种酷刑有早就已经存在的,可以追述到夏周时期,也有我新添加进去的,欢迎各位品尝”
“我称这些被我改正的刑罚为“清王朝十大酷刑”
“一:《剥皮》
剥的时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肤分成两半,慢慢用刀分开皮肤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样地撕开来..最难的是胖子,因为皮肤和肌肉之间还有一堆油,不好分开。
另外还有一种剥法,方法就是把人埋在土里,只露出一颗脑袋,在头顶用刀割个十字,头皮拉开以后,向里面灌水银下去。由于水银比重很重,会把肌肉跟皮肤拉扯开来,埋在土里的人会痛得不停扭动,又无法挣脱,最后身体会从从顶处的那个口“光溜溜”地跳出来,只剩下一张皮留在土里...
皮剥下来之后制成两面鼓,挂在衙门口,以昭警戒。最早的剥皮是死后才剥,后来发展成活剥。
二:《腰斩》由于腰斩是把人从中间切开,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你们不会一下子就死,斩完以后还会神志清醒,得过好一段时间才会断气。
三:《车裂》
即五马分尸,很简单,就是把你们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块。记得商鞅就是受五马分尸之刑。
要把人的头跟四肢砍下来都得花不少力气,更何况是用拉扯的。而你们身受的苦楚更可想而知。真到撕开的时候,恐怕你们已经不会觉得痛苦了。痛苦的是正在拉扯的时候。
四:《俱五刑》
把砍头,刖,割手,挖眼,割耳合一,即“大卸八块”,通常是把人杀死以后,才把人的头、手脚剁下来,再把躯干剁成三块。
汉高祖死后,吕后把他的宠妾如意夫人抓来,剁去手脚,割掉鼻子耳朵舌头,眼睛挖出,丢在猪圈里喂养,取名“人彘”.结果吕后自己的儿子看到,给活活吓死...
五:《凌迟》
最早是把人杀死之后再剁成肉酱,称为“醢”,受过此刑的记得有子路,还有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
后来发展更加精细,目的还是要让犯人受最大的痛苦,因此不但是活的时候施刑,还要求受刑人必须身受多少刀以后才死。
据说发展到后来,每次凌迟要由两个人执行,从脚开始割,一共要割一千刀,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犯人断气。而据说犯人若未割满一千刀就断了气,执行人也要受刑。发展成死刑的艺术
而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监刘瑾,听说一共割了三天才让他断气...”
“怎么样,还要我说吗?还是现在就交代出来,你们的背后主谋啊”
周围的人看着他就像看着怪物似的,所有人的心里都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而王府那些跟着他来的侍卫,看着自家主子,也是不由得骇然
而刘喜和库扎伊就更不用说了,那表情都快哭了,王爷,救命啊,三阿哥太可怕了,呜呜呜
而那三个犯人,此时早就吓尿了,都这样了,还在死鸭子嘴硬
“哼,你们不用害怕,他不敢拿我们怎么样,我们一旦出事了,那狗皇帝也不会轻饶了他的”
“呵……不愧是前任刑部侍郎啊,胆子就是大,都吓成这样了,还不说,你们要不要听听我另外的几种刑罚,再做决定啊”
“好啊,你敢说,我就敢听,来啊,谁怕谁啊”
“呵.....好啊,难得遇上不怕死的,你不怕死,那你怕不怕生不如死”
“来,让我们接着来”
“六:《缢首》
绞刑是用弓弦缢杀...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后面开始旋转那张弓,弓越转越紧,受刑人的气就越来越少,最后终于断气...
岳飞父子就是这样死在风波亭,(因为他是功臣,不能斩首,要留全尸)而明末流亡的桂王也是这样给吴三桂亲手缢杀...
七:《烹煮》
即「请君入瓮」唐朝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用严刑峻法,消除异己。因此,她手下的一些酷吏,便借机想方设法诬陷自己的政敌,并想方设法制造酷刑逼供。朝廷上下,笼罩着高压的恐怖气氛。武则天的两名大臣周兴和来俊臣,是当时有名的酷吏,成千上万的人冤死在他们手下。有一次,周兴被人密告伙同丘神绩谋反。武则天便派来俊臣去审理这宗案件,并且定下期限审出结果。来俊臣和周兴平时关系不错,感到很棘手。他苦思冥想,生出一计。一天,来俊臣故意请来周兴,两人饮酒聊天。来俊臣装出满脸愁容,对周兴说:唉!最近审问犯人老是没有结果,请教老兄,不知可有什么新绝招?周兴一向对刑具很有研究,便很得意地说:我最近才发明一种新方法,不怕犯人不招。用一个大瓮,四周堆满烧红的炭火,再把犯人放进去。再顽固不化的人,也受不了这个滋味。来俊臣听了,便吩咐手下人抬来一个大瓮,照着刚才周兴所说的方法,用炭火把大瓮烧得通红。来俊臣突然站起来,把脸一沉,对周兴说:有人告你谋反,太后命我来审问你,如果你不老老实实供认的话,那我只好请你进这个大瓮了!周兴听了惊恐失色,知道自己在劫难逃,只好俯首认罪。
八:
《灌铅》
在佛教关于阎罗的故事中,有阎罗黑白二相的说法,白相即为地狱之主,由百官所命,美女围侍;黑相即每天有两个时辰,要受铜汁灌肠之苦。与此相似,人间有灌锡或灌铅的酷刑。锡的熔点是摄氏二三二度,铅的熔点是摄氏三二七点四度,无论灌锡或灌铅都能把人烫死。而且熔化的锡或铅一入肚腹就会凝固成硬块,这种重金属的坠力也能致人死命。
汉代广川王刘去的王后阳城昭信妒忌而暴虐。刘去宠爱另一位名叫荣爱的美姬,多次和她一块饮酒,昭信妒性大发,就向刘去说:荣爱看人时,神色有些不正常,大概是和谁有私情。刘去信以为真,他见荣爱正在给他绣衣领上的花纹,就一怒之下夺过衣服投进火中烧掉了。荣爱见刘去生气,非常害怕,投井寻死,刘去命令人把她捞出来,不幸没有死。刘去杖责荣爱,她招认私情,荣爱受刑不过,胡乱说出和医生有不正当关系。刘去越发恼怒,就把荣爱绑在柱子上,用烧红的尖刀剜掉她的两只眼珠,再割下她的两条大腿上的肉,最后用熔化的铅灌入她的口中,这样一直把荣爱摧残至死。
九:《刖刑》
关于刖刑,大家的说法不太一样。
有人说是把膝盖以下都砍掉,也有人说是把膝盖骨削掉,以后者比较可信。
总之,刖刑是一种类似截肢的酷刑。
战国时期,孙膑受师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听说他名字本来叫孙宾,受刑之后,才改为「孙膑」。
如果是把膝盖骨削掉,大腿小腿之间失去了保护,这个人可能连站都站不起来,所以稗官野史上说,孙膑受刑之后,上阵打仗连骑马都没办法,必须要坐车(马车或人力车)。
十:《梳洗》
这里说的梳洗并不是女子的梳妆打扮,而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它指的是用铁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抓梳下来,直至肉尽骨露,最终咽气。梳洗之刑的真正发明者是朱元璋,据沈文的《圣君初政记》记载,实施梳洗之刑时,刽子手把犯人剥光衣服,裸体放在铁床上,用滚开的水往他的身上浇几遍,然后用铁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就像民间杀猪用开水烫过之后去毛一般,直到把皮肉刷尽,露出白骨,而受刑的人等不到最后早就气绝身亡了。梳洗之刑与凌迟有异曲同工之妙。据《旧唐书。桓彦范传》记载,武三思曾派周利贞逮捕桓彦范,把他在竹槎上曳来曳去,肉被洗尽,露出白骨,然后又把他杖杀。”
“你们觉得怎么样,我觉得十种太少了,还可以再增加一些,不止十种,还可以加入一些别的刑罚”
“呕”“呕”
“你们怎么了,怎么都吐了,你们这承受力也太差了吧”
“主子,不是我们承受能力差,而是你这也太吓人了,我们真的承受不住啊”
所有人,心里都在想,额的个老天爷啊,这是个什么妖孽啊,雍亲王啊,你这是生了个什么娃啊,吓死宝宝了
法海啊,你快来收了这个妖孽吧
所有人都欲哭无泪,不是哭不出来,而是不敢哭啊,他奶奶的忍得好辛苦啊,我今天为什么要跟着这位爷出来啊,所有人都抓狂了
而那几位死活都不招的主,也已经吓得浑身瑟瑟发抖了,眼睛里充满了惊恐
“怎么样,你们要不要挑一个,还是由我来帮你们选,就第七个怎么样,你们人多,为了不浪费人力物力,就第七个吧”
“别.....我们招,我们招”
“妹妹,不能说啊,说了我们都得死”
“可是,不说,就是生不如死啊,他说的那些东西,比死还可怕,我不想的,我真的不想的”
“完了,她已经崩溃了,嗨…….”
“好,现在我问一句,你们回答一句,若是敢有隐瞒,决不轻饶,刘喜,记录”
“是,主子”
“我问你们,是谁帮你们隐瞒了身份,让你可以参加科举,又是谁让你去进宫行刺的,你们到底有什么目的,是真的为你们方家洗冤,还是以刺杀皇帝为你们方家洗冤为手段达到你们不可告人的目的,你们的背后之人是谁,说”
“我说,我说,我们的确是方家兄妹,我们当年死里逃生被人所救,就藏在了六安寺中,认识了同样被此事牵连的周书池大人,后来恩人告诉我们,我父亲是被冤枉的,当年买官卖官,收受贿赂的人是九阿哥胤溏,而皇帝为了袒护自己的儿子,而让我父亲顶罪,他让我们隐忍,练好本事,终有一天找狗皇帝报仇,而我们刺杀皇帝,也是恩人受意的,他让我哥以进京赶考士子的身份入京赶考,还给了我哥通关文牒,跟我哥说身份的事情不用担心,他都帮我们弄好了,也帮我们打点好了,说我哥一定能中,然后让我们进宫佯装刺杀皇帝,我们没想真的刺杀皇帝,只是想以此为手段逼皇上重新调查当年的案子,为我父亲洗冤”
“所以那把匕首才没开锋,你们那个恩人是谁?”
“是……...”
“妹妹,不能说啊,说了我们就对不起当年恩人对我们的救命之恩啊”
“给我把他的嘴堵上,别让他瞎叫唤,吵得我耳朵疼,说吧,只要你说了,我就跟皇上求情,让他对你们从轻发落”
后来想了想,为了以防万一,万一是什么惊天秘闻,怎么办,不能害了他们,以前电视上都是这么演的,无关人等,知道了惊天秘闻都被灭口了
“等一等,你们都出去吧,刘喜,你也出去,这儿就我一个人就行了”
“主子,要不奴才留下来吧,万一有人想对您不利呢”
“出去”
“是,主子”
“现在说吧”
眼一闭,心一横,狠了狠心
“是......是当今太子”
“轰”
脑子里一嗡,她刚刚说什么,她说的是谁
“你刚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是当今太子”
不好,这事涉及我那些皇叔皇伯们,已经不是我能涉及的了,这事得跟阿玛说了
他们不知道这里面牵扯的事,我能不知道吗?
“刘喜,进来,让他们签字画押,把他们送入大牢,不准任何人探监,谁都不行,就是我那些皇伯皇叔们来了,也不准他们进来,我把库扎伊和王府侍卫给你留着,把他们三个给我看好了,不能出一点差错,我回府把今天的事跟阿玛禀报,记住了吗?”
“回主子,记住了”
“嗯,看住了,等我回来”
弘时出了刑部,运起轻功,火急火燎地就往王府赶
我在这儿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刑法从以前到现在的发展,免得很多人都不了解,造成误会,并不是这些残酷的刑罚是清朝发明出来的,清朝只是衍生这些刑罚的朝代之一,我并不是说在有意偏袒,我只是把事实叙述出来而已,古代刑法的苛刻,是自古有之
《刑法,是伴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阶级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用以维护和巩固阶级统治的工具。我国刑法源远流长,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先秦典籍中不乏记载。《易、噬嗑》:“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电比喻明察事理,雷比喻刑罚威严,噬嗑比喻用狱。前代君王因此有所领悟而申明刑罚,整理法令。《周礼、天官、大宰》:“五曰刑典,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书、吕刑》:“王享国百年,耄荒,独作刑以诘四方。”古时君王对刑法之重视可见一斑。对刑法的作用,汉桓宽《盐铁论、诏圣》云:“礼让不足禁邪,而刑法可以止暴。”《史记、孝文本纪》云:“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对知法用法,典籍中亦有论说,《荀子、不苟》云:“知则明通而类,愚则端悫而法。”唐刘禹锡《天论上》云:“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我国刑法成文法典源于夏朝的“禹刑”,以后各代均有刑律。据甲骨文记载,商代不但有了刑法,而且有了司法机构,设置了监狱,使用了刑具,并有了专门的司法人员。《书、泰誓》:“罪人以族。”即一人有罪,刑及其家族。《史记、殷本纪》:“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即炮烙之刑。足见商代刑罚之残酷。周朝制定了“九刑”。《左传、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杜预注:“周之衰,亦为刑书,谓之《九刑》。”春秋时期,郑晋等国把刑法条文铸刻在鼎上,称之为“铸刑书”。《左传、昭公六年》:“三月,郑人铸刑书。”杜预注:“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后来邓析又用竹简造刑法书,称为“竹刑”。《左传、定公九年》:“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杜预注:“邓析,郑大夫。欲改郑所铸旧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简,故言竹刑。”战国时期,成文法典进一步增多。魏相李悝集各国法典之大成,制定了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篇章的《法经》六篇。商鞅在秦变法时,在《法经》的基础上制定了《秦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秦律》补充修订,刑法内容相当丰富,刑罚相当残酷,颁行全国。汉承秦制,成文法典包罗万象,总称《汉律》。程树德《九朝律考、汉律考序》:汉萧何作《九章律》,益以叔孙通《傍章》十八篇及张汤《越宫律》二十七篇,赵禹《朝律》六篇,合六十篇,是为《汉律》。晋、北齐、北周、梁、隋各朝代都有统一法典,虽原文佚亡,但篇目有史籍为证,斑斑可考。》
《自唐迄清,不少法典尚存。唐太宗初期,对《武德律》增删修订,编成《贞观律》,高宗永徽二年又有《永徽律》十二篇,后补充完善编成《唐律》,是封建社会一部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宋代法律甚多,名称各异,现存宋《刑统》三十卷,以《唐律疏议》为体例,结合实施的格、敕法令分类编成,有刑事法规的汇编兼训释。元代刑法名目更杂,其《典章》以中央机关名称为篇目,是继《唐律》又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明代有《大明律》、《明令》、《问刑条例》等,刑法条文更加明晰。清代初期,斟酌《明律》制定《大清律集解附例》,从康熙时起,以后各朝代仿《明会典》先后制定《大清会典》、《雍正会典》、《乾隆会典》、《嘉庆会典事例》、《光绪会典》等》。
因为清朝还在延续这些刑法,所以叫做清王朝十大酷刑,到了民国已被取缔,如果民国还在沿用这些刑罚,那么或许就不叫做清王朝十大酷刑了,而是民国十大酷刑
新书上路,求点数据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