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帐内。
李智云向长史裴寂司马刘文静等一一行礼后站进了队列里。
现在的李智云终于不是站在最后一个了。
自己身后也是有人站着的了。
不过很奇怪,刘弘基没有站在自己身后。
打眼一看,刘弘基还站在二哥李世民的身后。
李世民也看见李智云在往自己身后扫视。
急忙说道:“五郎,刘弘基在二哥手下干的很好,二哥也确实有些离不开此人。”
“此事我已经跟阿耶说过了,阿耶也同意了,就又调张平高去了你那里。”
李智云知道刘弘基为什么不想来。
无非就是感觉跟着自己没前途罢了。
没关系,谁叫自己是个庶出的呢。
哎,说到底还是自己这个身份。
要是自己也是嫡子,那,或许就跟现在又不一样了。
最起码,分配马匹的时候自己会多分点。
“大将军到!”
李智云还在纠结自己的身份时,李渊走了进来。
一如既往的干脆利索,开门见山就说出了今天会议的主题。
怎样渡河。
怎样安全的渡河。
目前就两种选择:
第一,强渡,全军直接强渡黄河,不理会屯兵河东的屈突通。
第二,强攻屈突通,直接将屈突通这个钉子拔掉。
两个办法都有很大的后患。
为此帅帐里的人争吵不停。
以长史裴寂为保守派,主张先将屈突通干掉,然后可以无后顾之忧的直指长安。
以李世民等为首的激进派则认为,应该直接从龙门渡河,不予理会河东的屈突通。
全军强攻长安只要将长安攻下,屈突通不战而败。
没了长安的支援,屈突通只能退出河东,往洛阳撤退。
双方如菜市场般争吵着,丝毫不理会大将军李渊。
李渊好像也乐得看见这样的画面,可能是因为话不说不透,理不辨不明的道理。
站在兄长和二哥身边的李智云看的很是无语。
这也要争论半天嘛?直接一分为二不就行了,四一分推不会?
案台后的李渊看了看儿子们,发现五郎没有参与进去说话。
一个人在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稚诠,你对这两个行军方案有什么看法啊?”李渊问道。
争吵瞬间停止,帅帐内都等着李智云发言。
李智云一听阿耶叫自己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就出列行礼。
“大将军,末将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将队伍一分为二,一部进军到河西河东之地牵制屈突通,另一部从龙门直接渡河。”
李渊一听,很是高兴。
自己这个儿子的建议正合自己心意。
“要是嫡出的,就更好了,作战勇猛,谋划有加,可惜...!”李渊心里突然冒出了这种想法。
李渊让李智云到行军地图上演示一番后就下了作战命令。
令!
轻骑将军李智云率轻骑军全部及左右统军王长谐,刘弘基等步兵六千,共计九千人。
进兵河西,牵制屈突通。待得主力全部渡过黄河后,立即摆脱屈突通渡过黄河与主力会师。
说白了,就是让李智云去当那四一分推里的一。
李智云一听,提议道:九千人根本不够,至少需要一个军,也就是两万人。
李智云内心是痛苦的,自己就算是庶出,也不能只给自己九千人吧?
屯兵河东的,那可是隋大将屈突通啊,麾下骁果军,乃是当世第一强军。
自己这九千人,怕是过去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
想要牵制,也需要一定的实力吧?
无奈李智云只能陈述利害。
恳请李渊再多给自己一些人马。
二哥李世民也向李渊提议应该多给些人马,以保大军侧翼安全。
李渊思考良久才同意了李智云的提议,将新近归附的义军等划归李智云。
轻骑军这才勉强凑够两万人。
这其中还包括了六千左右统军的人。
李智云又扩军了。
八月二十日,大军先头部队渡过黄河,安营扎寨等待大部队的到来。
九月二日李渊等主力此时正在准备过河。
而李智云则在八月二十一日带领麾下轻骑军前往河西牵制屈突通。
九月五日。
李智云率军抵达河东郡城外。
一路上除了遇到少量游骑哨探外,没有遭遇屈突通任何抵抗。
而据守河东的屈突通也是倍感憋屈。
手下精兵良将数万,却只能据守不出。
盖因城内众多势力不能上下一心。
请战的很多。
可想出城投降的更多!
再加上自己现如今已是西京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
一举一动都牵扯到长安的的安危。
更是让屈突通畏手畏脚起来。
当副将桑显和禀告城外出现敌军时,屈突通一声叹息:“该来的,还是会来啊!”
城外。
李智云摆开阵势作攻城状。
如果屈突通出城应战,自己就撤,如果屈突通死也不出城,那自己就一直在城下扎营对峙。
城上
屈突通看着城下列阵的李智云的轻骑军久久无言。
副将桑显和请求出战
屈突通不允
李智云纵马而出上前叫阵。
“屈突不通,我乃大将军李渊帐下先锋轻骑将军我是你爷爷是也!可敢出城一战!”
“我是你爷爷...我是你爷爷?这人怎么叫这样的名字?”副将桑显和一时没反应过来,低声嘀咕道。
一旁的尧君素实在是有些无语。
“那小子在骂人,你是真没听出来吗?”
屈突通满脸黑线,很想把这个桑显和从城墙上扔下去。
“去,领一千骁果军出去探探虚实!”屈突通向桑显和下令道。
自己现在根本不想看到这个脑子里不知道装了什么的家伙。
就让他下去探探对面的虚实吧。
桑显和领命出城。
李智云见对方出城应战,也派刘裕领着轻骑团一千骑上去过过招。
桑显和虽然智商不在线,可武力还是很发达的。
再加上骁果军战力强悍,李智云的轻骑军明显的处于劣势。
李智云打算再派刘弘基上前支援时,屈突通却鸣金收兵了。
一连数日,不论李智云如何叫阵,屈突通都坚守不出。
两方军队就这样一直对峙,直到李智云接到将令,可以渡过黄河。
已派李建成在潼关方向接应。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