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子在前面领路,带着赢玄行至道阁前,虚身拱手对着阁楼一礼,而后便没有迟疑的踏上台阶,推门而入。
见赤松子踏上台阶,赢玄紧跟其后,迈着不大的步伐进入经阁之中。
这座道阁与山前的经阁差不多,都是一个个竹架之上整齐有序的摆放着竹简,只是这些竹简在赢玄细细感受之下,都是有着若隐若现的道韵在其上。
一层的空间里,有着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有着许多竹架,竹架分为三层,每层竹架之上又是有着数百不等的竹简。
这些竹简并不是以高低来分,而是以时间顺序摆放的,有的竹简表面十分光泽,看起来是被经常翻阅,一些则是没有这般光亮。
“这里一共分为七个区域,那边是道家祖师的传承,那边是创始人尹喜的传承,那边是先贤列子的传承,那边是先贤庄子的传承,那边是……”
“这里是历代踏足天人境的强者所留,那边是以往来我道家论道的百家先人所留,那边是自立道家以来先人偶获得上古之法。”
“二楼所存的与这里没太大区别,只是那存放的是真迹,这里都是后人所抄录的,至于三楼则是存放先贤遗留之物的地方,我们在一层便可。”
随着慢慢走近,赤松子单手虚指,向着一侧的赢玄介绍每个区域的不同点及书架上所摆放的竹简。
道家的修行向来都是讲究机缘的,如果有缘,是不需费太大的力气,若是不合适,即使事倍也不一定能达到功半的效果。
“接下来的三日,师叔便和我在这里修行吧,想来三日的时间,对于师叔来说入门应该不成问题。”
听着只有三日,赢玄即使心里早已有所了解,也还有些紧张,毕竟他也是第一次接触传说中的修行之法。
这一层的空间不小,大约有两三百平米,在赢玄细细感知中,不仅是这些竹简上有着一些道韵,就连整个阁楼好似也是被一种奇特的力量加持着。
听到赤松子这般说道,赢玄微微点头:“好,就依掌门所说。”
赢玄身着绣有奇特阴阳双鱼图的青色道袍,头戴天玄道冠,脚蹬白云履,踏步之间向着里面走去。
赤松子看着赢玄的方向,也是一步踏出,身影闪烁之间,出现在一处区域的蒲团之上,盘坐而下,五心朝天,周身一缕缕淡青玄光随着修行之间,缓缓自身上弥散。
赢玄首先前往的地方自然是道家祖师老子所留下的区域,虽然祖师存世的典籍不算太多,但无一不是大道玄妙所在。
道家先贤里面修为最高的无疑是祖师,毕竟已经走到了最后一境,其次便是关尹,列子,包括自己的师傅庄子,这几人应该是达到了合道归元的境界。
思索之间赢玄便是来到了祖师传承前。
在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并起,大世争鸣。
此时诸子百家均想令自家学说发扬光大,传遍这片土地,永传于后世,就在这种大环境下,不断地思想碰撞带来的火光照耀了这片大地。
可以说此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启蒙勃发的时期。
被冠以刑名之学的法家,经过管仲、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的发展,划分法、术、势。到现在,法家已经趋于成熟了。
算算时间若是不错的话,那个在历史中大放异彩的人物,也已经出现了。
法术势贯彻于一体,法家真正集大成者。
道家,于历史长河也是发生了变化。
本不该这个时期出现的道家形成了自己的门派。
且遍观现今的诸子百家,也唯有道家传承最是完整,自祖师至师傅,未曾有断绝改变,法天地之间,道清静无为,造化自显。
当世一大显学的墨家,在这时期异常的活跃,弟子遍布天下,天下皆白,唯我独黑,兼爱平生,非攻墨门的口号亦是响彻天下。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的纵横家,数百年来,七雄盛衰交替的背后总是有着这一家传人的身影。
这一段时期的天下好像就是他们手下的棋盘,黑白纵横交错间,决定着这片天地的主人。
地泽万物,神农不死,长隐于田野市集之中,不求闻达于诸侯,号称十万弟子之众的农家,在诸子百家之中是弟子数量最为庞大的一家,实力一直排在前列。
至于医家,虽说在此时期不算多显,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望闻问切四法,更是一直流传到了后世。
战国七雄,天下纷争不断,在这个时代大方异彩的自然少不了兵家,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一卷《孙子兵法》,令的这个时期兵家人才辈出。
而最为神秘的莫过于阴阳家,虽在原本历史长河中颇为不显。
但是在这个世界中好像变得十分不一样,太极玄一,阴阳两气。
传闻现在的阴阳家是五百年前于道家分离出去的,剑走偏锋,自成一派,追求天人极致,创出许多威力巨大的招术,世代也有着俊杰辈出。
只可惜,在不久的将来,这百家争鸣的思想论道盛世景象,随着一位儒家人杰的出现再难复现。
那个时期兵家不显,道家不出,法家渐没,纵横家,阴阳家消失,曾号称当世两大显学之一的墨家亦是被不断打压,最后落得个破灭的下场。
最后的最后便是独尊以儒术。
诸子百家,孰胜孰强,谁最适合这片天地,对于这一点,历史给予了最好的答案。
静静立于祖师传承之前,祖师的《道德经》,赢玄已经不知览读多少次了,自发现自己对于此有不一样的感觉时,几乎每天无事之时都会阅读一番,前世今生都是如此。
只不过之前他读的都是《德经》,现如今他将修行《道经》,真正算是踏入了修行之路。
想到此,赢玄便是想先找到有关于总纲的修炼之法,万丈高楼平地起,总要有多根基。
自下向上看去《见贤》、《玄德》,《心若止水》,《冲虚》……《天地》。
在向上便是最上层了,只是对于现在赢玄的身高来说根本够不到。
随即,从另一片区域搬来一个竹垫,踩在上面总于看到了最上一层放的几道竹简《玄牝》,《和光同尘》,《道》。
当看到那一卷以道为名的竹简,赢玄大概便是知晓这就是自己要找的总纲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伸手拿过那卷竹简,上面一个个金文陈列其上,这是周朝曾经使用的文字,看着上面的一个个文字,轻声缓读之,细细感悟其中慢慢所流露出的道韵。
慢慢的,就在刚读完第一段时,一股奇异的感觉充斥着赢玄心头,仿佛竹简中所蕴含的道藏被打开了。
明亮的双眸深处一抹淡淡的玄光闪现,赢玄周身浮现淡淡青色玄光,就在赢玄感叹道法玄妙之际,意识突然之间一恍。
就在这一瞬之间,意识再次恢复清明之时,赢玄发现自己周身环境大变。
早已不在处于道阁之中,身前的竹架也消失不见,周身的其他区域的竹架也不见踪迹,赤松子的气息亦是感知不到。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