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特种兵再造大明 第69章:韧性之光

小说:特种兵再造大明  作者:唐伯羊  回目录  举报

辽阳城巡抚衙门的书房里,烛火在黄铜烛台上明明灭灭,将墙壁上悬挂的《辽东防务图》映得忽明忽暗。辽东巡抚袁崇焕身披一件深蓝色便袍,手指正按在图上标记着“边城”的那个小点上,眉头微蹙,已有半个时辰未曾言语。

窗外的风卷着雪沫子拍打窗棂,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关外的酷寒与凶险。案几上堆叠的塘报已积了厚厚一叠,最上面那份,是三日前送来的急报,只寥寥数语:后金大军突袭边城,围城三日,战况不明。

“大人,周显回来了。”贴身幕僚轻声禀报,打断了袁崇焕的沉思。

“让他进来。”袁崇焕放下手指,转身坐回梨花木椅上,目光沉静地望向门口。周显是他最信任的亲卫队长,不仅武艺高强,更有着过人的观察力,此次派他乔装探查边城战况,正是看中了他这份沉稳与细致。

门帘被掀开,带着一身寒气的周显快步走进来,身上的黑色劲装还沾着未化的雪粒。他先是对着袁崇焕单膝跪地,拱手行礼:“属下周显,参见大人。”

“起来说话。”袁崇焕抬手示意,“边城那边,到底怎么样了?”

周显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雪,声音浑厚而清晰:“回大人,边城仍在我军手中。”

袁崇焕的眉峰微微一动。他原以为,以边城那弹丸之地的防御,面对后金铁骑的猛攻,能撑过两日已是极限,没想到竟还在坚守。

“细说。”他端起案上的热茶,却没有喝,只是用手指摩挲着温热的杯壁。

周显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开口:“属下带人出辽阳后,一路向北,第三日便到了边城外围。彼时后金大军已围城五日,营地连绵数里,旌旗蔽日,看那架势,势在必得。属下不敢靠近,只在远处山林中潜伏观察,却见那边城虽小,城防却布置得极有章法。”

他顿了顿,回忆着那日所见的情景:“寻常城池遇袭,多是集中兵力死守城门,可边城却反其道而行。他们将全城划作五处,每处都插着不同颜色的旗帜,城头士兵往来调度,竟是互不干扰。后金猛攻东门时,西门和南门的守军并未慌乱,反而按兵不动,只待东门告急,才从侧翼派出小队支援,像是……像是车轮转动一般,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补上缺口。”

袁崇焕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分区防御?交替掩护?这战术倒是有些意思。是谁在指挥?”

“属下打听了,是个叫于浩的年轻人,原是边城的普通士兵,因守将怯懦,临危受命。”周显补充道,“此人不仅战术奇特,性子更是果决。属下在城外潜伏时,恰逢城中出了叛徒,是个与后金勾结的军官,想趁夜打开城门。那于浩竟像是早有察觉,先是故意放出假消息,引后金来攻,再设下埋伏,当场拿下叛徒,第二天便将其斩首示众,手段干净利落,一点没拖泥带水。”

幕僚在一旁听得啧啧称奇:“临危受命,还能稳住军心,甚至反杀叛徒,这于浩倒像是个将才。”

袁崇焕没接话,只是沉思着。他镇守辽东多年,见惯了畏敌如虎的将领,也见过不少空有勇力却无谋略的武夫,像于浩这样,既懂战术又能决断的年轻人,实属罕见。尤其是那套分区防御的法子,虽看似简单,却暗合兵家“分合有度”的道理,绝非寻常士兵能想得出来。

“城中粮草如何?”他问。

提到这个,周显的语气沉了几分:“怕是撑不住了。属下看到他们派了十个人突围求援,一路辗转到了云安城,可云安守将惧怕后金,不肯出兵,只给了一小袋糙米。那十个人拿着糙米往回走,属下远远跟着,见他们衣衫褴褛,有个年轻些的还咳得厉害,却没一个人掉队,也没一句抱怨,就那么一步一步往边城挪,像是知道城里还有人在等他们。”

他想起山坳里那些疲惫却坚定的身影,又道:“属下当时就在山坡上看着他们,心里琢磨,这边城的兵,怕是被那于浩给拧成一股绳了。换成别的队伍,求不到援军,怕是早就散了,可他们没有。”

袁崇焕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目光透过氤氲的热气,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关外的风雪,比他想象的还要烈,可越是这样的绝境,越能看出人的筋骨。那座小小的边城,那些只剩数百人的士兵,还有那个叫于浩的年轻人,就像寒风中倔强生长的野草,明明看着就要被冻毙,却偏能从石缝里钻出绿芽来。

“韧性。”他忽然低声说了两个字,像是在自语,又像是在对周显说,“这股韧性,比什么都可贵。”

周显点头附和:“大人说得是。属下也是这么想的。后金虽凶,可若是遇到的都是边城这样的队伍,怕是也没那么容易南下。”

“那于浩……多大年纪?”袁崇焕问。

“看着不过二十出头,面生得很,像是没什么根基。”周显回忆道,“属下在云安城时,听守城的士兵说,他以前就是个普通小兵,谁也没料到他有这本事。”

“普通小兵?”袁崇焕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兴味,“普通小兵可想不出分区防御的法子,更不会有反杀叛徒的胆识。此人要么是天生奇才,要么……是有奇遇。”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却没驱散他心中的寒意,“不管是哪一种,都是辽东之幸。”

幕僚在一旁拱手道:“大人,既然这于浩有如此才干,不如趁机将其提拔上来?也好为大人所用。”

袁崇焕摇了摇头:“不急。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眼下他还在边城,能不能守住最后一关,还未可知。若他真能撑到后金退兵,那这份功绩,自然该有封赏;可若是撑不住……说这些也没用。”他话锋一转,对周显道,“你再派几个人去边城附近盯着,不必靠近,只需探听消息即可。若城破,便记着那于浩的下落;若守住了,就把他守城的详细经过记下来,一丝一毫都别漏了。”

“属下明白。”周显拱手领命。

“还有,”袁崇焕补充道,“告诉云安城守将,让他暗中调集些粮草,放在边城附近的隐蔽处,不必声张。若边城真能守住,这些粮草或许用得上;若是守不住……便当是给那些战死的弟兄留份念想。”

周显心中一动,躬身应道:“属下遵命。”他知道,大人这是心里已经认下了那个叫于浩的年轻人,也认下了那座看似不起眼的边城。这份暗中的照拂,就像是在雪地里埋下的火种,看着不显眼,却或许能在最关键的时候,燃起一团火来。

待周显退下,幕僚看着袁崇焕道:“大人似乎对这于浩格外上心?”

袁崇焕走到《辽东防务图》前,手指再次落在“边城”那个小点上,缓缓道:“辽东太大,敌人太凶,我们缺的,从来不是城池,而是能守得住城池的人。这于浩能在绝境中守住边城,能让士兵愿意跟着他拼命,这份能耐,比一座坚城更难得。”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何况,后金这次围攻边城,看似只是小打小闹,实则是在试探我们的虚实。他们想看看,辽东的边城是不是都像云安城那样,一吓就软。可边城没软,于浩没软,这就给了他们一记耳光,也给我们的士兵提了一口气。”

“大人是说,这于浩的坚守,不止是守住了一座城?”幕僚恍然大悟。

“没错。”袁崇焕点头,“一座边城的得失,于大局而言或许不算什么,可这股子韧性,却能影响整个辽东的士气。让士兵们知道,只要敢打,敢拼,就算是后金铁骑,也不是不可战胜的。”他转过身,看着窗外渐渐平息的风雪,“这于浩,就像是一颗种子,现在看着不起眼,可只要给点阳光雨露,未必不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要做的,就是看着这颗种子,别让它被风雪埋了。”

书房里的烛火跳动了一下,将袁崇焕的身影映在墙上,显得格外挺拔。窗外的风雪不知何时停了,露出几颗疏星,在墨蓝色的夜空中微微闪烁。

而此刻的边城,于浩正站在城头,望着远处后金营地的灯火,手里攥着一块冻硬的麦饼。他不知道辽阳城里那位巡抚大人的关注,也不知道自己的坚守已在无形中影响了许多人。他只是觉得,只要多守一日,城里的百姓就多一分希望,身边的弟兄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可能。

城墙上的风依旧凛冽,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可于浩的眼神却异常明亮。他抬手拍了拍身边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士兵,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暖意:“再坚持坚持,天快亮了。”

士兵用力点了点头,握紧了手里的长矛。

远处的天际,渐渐泛起一抹鱼肚白,将边城的轮廓勾勒得愈发清晰。那座在风雪中坚守的小城,那个在绝境中支撑的年轻人,还有那数百个不愿放弃的士兵,就像一道微弱却倔强的光,穿透了辽东的寒夜,也悄然照亮了属于他们的,那一点点正在萌发的转机。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特种兵再造大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