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宣满脸希冀地看向张安,期待着他接下来的话。
杨戬也很期待。
只不过,他看着这个满脸于思的粗豪大汉竟然作出这样一种样子,觉得太好笑。
如此巨大的反差!
张安微笑着,似是下了什么决心一样,点了下头,又打了个响指。
“既然今天说了这么多,而且你这么感兴趣,那我就和你好好说,说清楚。”
孔宣闻言大喜,又是连忙向张安道谢。
杨戬以于这些秘辛当然也很感兴趣。
只不过,他现在感觉很奇怪,不知师尊今天怎么有这么高的兴致,竟然透露出这么多的秘密。
说了一个,又说一个!
这老孔不知走了什么运道,竟然能被老师这么看重。
不经意间,杨戬转头。
看见石昊、囡囡、温华都在不远处,同样听着。
他脸上出现几丝笑意。
这使习惯了他一脸酷酷的扮相的三小不由得一惊,纷纷向远处退出了好几米。
囡囡心里确实很急。
石昊也有不少疑问,当然,他最关心的还是美食。
可是,师尊竟然给老孔和二郎讲了这么久,还没有完。
唉,急死个人!
而这时,张安已经开始向孔宣说起了三清之间的分歧。
“三清之间,原本是没有多少矛盾的。”
“甚至从开天辟地以来,他们在一起修炼,求道,亲密无间,甚至比亲兄弟还要亲。”
“直到他们各自寻找到自己的道,建立了各自的道派,这种亲密的关系仍然保持了无数岁月。”
“只是,虽然仙道永昌,但是一切都会发生变化,沧海桑田。”
“特别是三教如今都想在人间传教。而人族作为天地主角,谁的教派能在人间立下根基,谁就能基业长青……”
对于张安所说,孔宣以自己漫长岁月中所见之事加以印证,然后默默点头。
原来,这就是四大教派争夺的根源所在。
须知。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在时光面前,纵然是仙人之力,也无法抵挡。
杨戬的年龄虽然远比孔宣短暂,但因为长久在人间求生、奋斗。
甚至现在仍然接受人间的供奉,享受凡间的火,对于这种变化更加敏感。
他也模模糊糊意识到,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保持永恒。
即使是人们常说的天长地久,也会遇到沧海桑田。
同样,他们今天听的《遮天》故事,则提供了更大的视角,让他们可以
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宇宙、世界。
说不定,杨戬甚至产生一种奇怪的想法,那就是他和孔宣所在的世界同样会经历师尊故事里的一幕。
所有的仙神都消失,所有的传承都断绝,然后,在新的一次灵气大潮来临之后,一切从废墟中开始重建。
当然,将会是新的仙与神,新的世界。
或许……
“算了,不能想这些……”
杨戬猛地摇了下头,似乎是想把这些纷繁杂乱的念头甩出脑袋去。
张安的讲解没有停止。
“通天教主截天之一道,授予众生,有教无类,功德无量。”
“而元始天尊不同,他收徒重根脚,重资质。所立阐教,即阐明大道之意。”
“其在人间立教,即所谓的教化,礼治、律法之类,让人族形成秩序。”
“说句不好听的,在元始天尊眼里,甚至阐教十二金仙也有很多让其不满意的地方。”
“更别说是对截教的看法了,说他们披毛带角,湿生卵化都算是轻的。”
“再说太上老子,他的核心思想,即清静、无为,立教人教,讲求的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若是跳出去看,会发现,截教的有教无类,其实和人教的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并无冲突。”
“老子就收了一个徒弟玄都。我怀疑,如果不是为了传道,他甚至连收玄都亦非老子所愿。”
“……”
杨戬作为阐教中人,如今又在天庭任职,对于三清之间关系的来龙去脉所知甚详。
当然,也有许多涉及隐秘的地方,此时被师尊张安一说,他便如醍醐灌顶一般。
曾经百思不得其姐的地方,关节不通之处,也都豁然开朗。
而孔宣作为当事人,对此事最为关注的一方,对于三清之间的矛盾显然更是上心。
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它们就成为杀向敌人的重要武器。
至于敌人都会有谁?
呵呵,挡在他孔宣长生或修行之路上的,都将是敌人。
说完三清之事,张安又道:“再说说西方教二圣与三清之间的区别。”
“那就是,三清修行体系,是以自身修持为主,而西方教则因为好地方都被占了,只好到那西牛贺州立教。”
“也是因为缺乏修行资源,他们只好通过立宏愿的方式,向天地借贷法力以证道。”
“这种修持之法,好处是勇猛精进,入门极易,而坏处则是愈到后面愈难。”
“更不用说,借钱嘛,总是要还的,而这就难了。”
“……”
孔宣一直在静静地听着。
他对三清、西方的事情,了解甚多。
毕竟,他是从远古一直生存至封神之时的存在。
甚至知道很多天地间众生所不知道的秘辛。
但还从来没有人像师尊张安这样,把有关三教及西方教之事说得如此透彻的。
越听,他脸上的钦佩之色就越浓。
而杨戬同样感慨良多。
他修行时间也很长,作为天庭一员、玉帝外甥,更有许多渠道得知诸多隐秘。
但也仅此而已。
三清、西方二圣已经可以说是他所在世界最顶尖的存在了。
像他们作为晚辈,不可能主动去探查有关他们的相关信息。
否则的话,和作死没有什么区别!
对于那些大能来说,如果真有那存有不敬之心甚至居心叵测的后辈,想要打杀,无疑是轻而易举!
只是同时,他作为阐教一员,很多事情只是模糊地知道。
更不用说,但无法真正跳出去看待。
毕竟,有一份感情在里面。
而正是这种观感,同样在影响他的判断。
此时,听到师尊如此清晰地说出三清之别、矛盾之源,以及西方教之事。
他真有拨开见日之感。
不由自主地,杨戬向张安行了一礼。
而另一边,孔宣在听完师尊所讲的这些以后,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然后,他猛地抬头。
他又若有所思地开口。
“老师,您的意思是,截教的理念和太上老子所立的人教,其实是可以并存的?”
张安点头,满脸欣慰之色,“不错,你终于开窍了。”
对于这一点,张安在看《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以及其他与洪荒有关的书时,推敲了许久才发现的。
以前,并没有人提出来过。
毕竟,大多数和都把注意力放在原著上,立足于原著进行解读,属于原教旨派别。
而他则是那种天马行空派,思维并不受局限。
而这一创见,在他来说是有用的。
但对于其他人而言,似乎并无多大用处。
不过此时,从师尊这里得到启发的孔宣几乎有些急不可耐。
“老师,那截教完全可以和人教联合起来!也就是说,要联系太上?”
张安欣慰地笑了,“呵呵,孺子可教!”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